安徽网:冯骥才78岁再出长篇《艺术家们》 曾多次来安徽调研考察
本报讯(通讯员 蒋楠楠)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的酝酿数十年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昨日接受采访时,这位78岁的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表示,虽然爬不动山也上不了好台阶了,“当我回到书房的时候,不是我找文学,是文学找我了。”
冯骥才先生以《义和拳》《神鞭》《俗世奇人》等经典作品闻名于世,是开创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冯骥才自幼习画,师从名家,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和专业修养,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冯骥才表示,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是他的“四驾马车”,当年他也曾多次来安徽调研考察,呼吁要重视徽州地区古建筑保护。谈及这部新书,冯骥才表示:“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这两支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
据悉,《艺术家们》以三位画家楚云天、罗潜和洛夫从心灵交汇到逐渐离散的过程,折射了近五十年来的时代变迁,塑造了一群阳光明媚的、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画家,是“一群内心美且高贵的中国人”。这期间,冯骥才是整个历程的亲历者,也是美学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冯骥才表示:“我不回避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我的理想发自心灵,我的唯美拒绝虚伪。”2018年冯骥才凭借《俗世奇人》(足本)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近年更是笔耕不辍。除了文化遗产保护,他主持收集整理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已有20多亿字的规模。面对冯骥才“回归”的声音,冯骥才自己说:“我今年七十八岁了,爬山爬不动了,台阶超过三十公分也上不去了。当我回到书房的时候,不是我找文学,是文学找我了。”
安徽网:http://www.ahwang.cn/ent/20201102/2176407.html
(编辑 焦德芳 陈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安徽网:冯骥才78岁再出长篇《艺术家们》 曾多次来安徽调研考察
相关推荐
- 津云:弘扬科学家精神 《天大先生谈治学》出版发布
- 北方网:中外专家齐聚天津大学共论城市与自然的共融
- 人民日报:深刻理解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天津广播:听了节课却像打了场仗,这是什么斜杠老师?
- 新华社:外国人眼中的小康 | 意大利教授与中国山区孩子的不解之缘
- 天津大学、天津移动、大唐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共建5G智能网联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 深圳卫视深圳新闻:王伟中会见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 进一步深化合作办学
- 中国青年报:天津大学“造星”团队模拟再造火星地表
- 中国青年报: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2.0发布
- 中国新闻网:天津“迎战”奥密克戎 在津外籍人士体验“中国式”抗疫
- 中国改革报:狙击“炎症风暴” 天大研发智能穿戴监测系统
- 中国新闻网:“红叶季·双庆诗歌音乐会”在天津大学启幕
- 光明日报:想“福”就能写下福字,实现了!
- 津云:这场“大考”,听南开、交管、社区、学者揭秘身边正在改变的……
- 《北大金融评论》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需要碳市场的九个转向
- 天津广播:出发 | 两会时刻!天津来了!(视频+名单)
- 中国教育报头版:坚定制度自信 建设教育强国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天津大学举办军民融合发展论坛之二“多学科交叉融合”分论坛
-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正式启动设计国际招标
- 天津日报头版:当“未来”遇见未来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