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冯骥才:艺术家应该是精神至上的
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这两支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
尽管这群画家纯属虚构,但他们与我同时代,我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苦乐何来,在哪里攀向崇山峻岭,在哪里跌入时代的黑洞,在哪里陷入迷茫,以及他们调色盘中的思想与人性的分量。
艺术家食人间烟火,但由于他们的工作是致力创造一个个永存的审美生命,在思维、感受、想象乃至心理上,他们则是非同常人的一群异类。这就迫使我必须使用另一套不同于写本土小说的笔墨。我要用另一套笔墨写另一群人物和另一种生活。
我不回避写作的批判性,这是探讨生活真理之必需。
我不回避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我的理想发自心灵,我的唯美拒绝虚伪。
我知道,我的读者一半是我的同时代人,一半比我年轻。我相信,我的同时代人一定会与我感同身受;我更希望比我年轻的读者,通过书中人物的幸与不幸,能成为艺术家们的知己,也成为我的知己。
作家简介: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
新华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485296308595364&wfr=spider&for=pc
(编辑 焦德芳 陈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华网:冯骥才:艺术家应该是精神至上的
相关推荐
- 光明日报:在一方天地中酝酿“书房美学”——评冯骥才散文随笔集《书房一世界》
- 天津日报:“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办
- 天津大学焦魁教授荣获第十二届 “吴仲华青年学者奖”
- 新华每日电讯:春节到底是“节”还是“假”?
- 天津大学水运工程智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获交通运输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获批增列5个自主审核学位授权点
- 光明日报:凝聚在党旗周围坚定必胜之信心
- 【校报特稿】“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天津大学着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天津大学2个公众号入选全国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
- 你是今天天大最美的名字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 金东寒一行到中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调研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中外师生欢度小年
- 科技日报:智能液晶高分子薄膜会变色、有记忆、能自愈
- 天津广播:这张“世界疫情图”出自天大学生!
- 人民网:赏春花烂漫 享大学时光
- 新闻观察|一张二维码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护身符”
- 光明日报:脑语者:脑科学时代正在走来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牙齿高效美白除菌新技术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追寻伟大历程,牢记党的初心使命” 天津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