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天津“迎战”奥密克戎 在津外籍人士体验“中国式”抗疫
中新社天津1月18日电(记者 张道正)
从1月8日开始,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天津成为首个要“硬刚”奥密克戎的城市,而处在疫情风暴中心的民众如何应对,也成为外界的牵挂。为了居民健康安全,天津官方快速应对,连续开展多次全员核酸检测,这也让在津外籍人士得以体验“中国式”抗疫,有些留学生甚至被气氛感染,志愿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巴基斯坦籍留学生穆帅迅速报名,为该校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提供志愿服务。他说:“看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没日没夜奋战在校园抗疫第一线,我特别感动,也想增加一份力量。”
1月14日,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全员第四轮核酸检测现场,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巴基斯坦籍硕士研究生贺达在维持秩序。从中午12点到夜晚10点半,他与同胞、来自药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伊苏娅,旅游与服务学院埃及籍博士研究生安然组成的留学生志愿者小分队,在辅导员孙伟的带领下一直坚守岗位。
“我一直在中国留学,亲身体会到中国政府为了疫情防控付出了多少。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给了我来中国学习的机会,我希望在中国需要的时候能做点什么。”贺达说道。
“我第一次当志愿者,体会到了他们的不易。”埃及籍博士研究生安然说,核酸检测、隔离管理、后勤保障等等,这些天,真切地感受到疫情防控需要众人拾柴,共抵寒冷。“我们在学校生活依然便利,什么都可以买到,在这里很安心、很放心,当志愿者是一种回馈。”
南开大学亚美尼亚籍留学生秦梦兰虽然住在校外,但学校也与她保持着密切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也主动联系她。按时排队参加核酸检测的秦梦兰说,在抗疫中看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力量。
为了帮助外国友人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了解津城抗疫战况,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教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提供应急外语服务。该校意大利语系外教西梦说:“在检测现场看到熟悉的同事特别开心,减少了紧张和焦虑,我们的核酸检测结果查询起来比较麻烦,我的中国同事耐心帮忙查询,让我格外安心。”
在社区志愿服务时,天津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教师王溪竹为来自西班牙、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外籍人士提供翻译和咨询,让更多的外国人主动参与和配合天津的疫情防控。外籍人士纷纷表示,很高兴看到整座城市的人都迅速行动起来,如此高效有序、团结互助,天津一定能战胜疫情。
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2/01-18/9655348.shtml
(编辑 刘晓艳 郭水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新闻网:天津“迎战”奥密克戎 在津外籍人士体验“中国式”抗疫
相关推荐
- 全球首款可溶解智能手表问世 我校研发可溶性电子产品复合材料
- 天津大学扶贫超市开业
- 人民网: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天津大学举办
- 我校对双校区校门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 中国经济时报:天津大学:“光盘行动”引领“新食尚”
- 化工学子荣获中国化学会“菁青化学星火奖”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孙广平主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遗产日主题活动
- 光明日报:杨绍琼:“海燕”劈波斩浪,带你探知海洋
- 光明日报:脑机接口技术:从生活走向太空
- 天津日报:天大探索出新型纳米药物
- 科技日报:天大设计年展呈现工业之美
- 新华社: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深圳管理学院揭牌成立
- 科技日报:模块化柔性驱动新方法3D打印柔性机器人
- 经济日报:天津大学研发4D打印仿生触觉应变自主软体机器人
- “国创计划”专家工作组2021年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
- 廖国勋到我校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人民网: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做有价值的天大人
- 经济日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开发抗菌蚕丝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