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水运工程智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获交通运输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本站讯(通讯员 刘旭颖)在交通运输部近日公布的2021年度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评选结果中,建筑工程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申报的“天津大学水运工程智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成功获批交通运输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水运工程所隶属的建设工程安全领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十大学科领域之一。天津大学水运工程智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了以智算水运教育为牵引的高端智库,推动多学科人才赋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该基地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岗位聘任体系、综合培养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基地现有“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海岸动力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基于BIM技术的沉箱重力式码头施工过程的虚拟仿真实验”等多个水运工程虚拟仿真平台实验室;以及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传统水运工程的交叉融合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培养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三号”,融合项目式教学理念,建设了水运工程多尺度原创算法及自主软件开发平台。近几年,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交第一、四航务勘察设计院等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强化水运工程人才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已在海上新能源及BIM虚拟仿真等领域开展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及成效
贯彻“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综合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地构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水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基地完成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修订,开设了一系列体现智慧设计、智慧建造、智慧运维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概念、新技术的课程,邀请优秀教师、知名校友做客“知行讲堂”,为新生作行业认知前置与引导报告。依托学科竞赛,提出工科生创新能力“3+n”提升计划,体现了人才培养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人才强校”特色的拔尖创新师资建设及成效
全力建设高素质高水平水运工程教师队伍,实施“北洋学者计划”,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为主线,深化人事制度及相关的配套改革,形成了更加科学合理、适应学科建设、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资源配置体系、岗位聘任体系、综合培养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
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效
建立了系统性产学研合作机制,包括资源共享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对基地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撑。创新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1+X+0.5”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和“3+X+1”的本科生培养机制,形成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开办“周末职行大篷车”带学生深入企业一线,选派辅导员赴企业挂职,联合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中交第四航务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形成了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高地。
四、国际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及成效
基地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北洋学者海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和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主办与承办重要国际、国内会议。
五、科教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及成效
依托拥有的较大体量的科技资源或教学资源,建立了符合资源特点的开放共享机制(《天津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试行)》和《天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试行)》),推进科教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创新创业。
天津大学于1951年设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建设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评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同年获批建设教育部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2010年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专业,2013年获批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等协同建设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20年获评国家一流专业,2021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依托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天津大学水运工程智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将成为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的重要落脚点。
据悉,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是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高层次人才奖项,旨在培养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团队和基地,每年仅在全国评选约10名领军人才、5支创新团队及5座人才基地。
(编辑 刘延俊 贾晨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大学水运工程智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获交通运输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
- 中国青年报头版:天津大学学生会:做同学与学校信任的桥梁
-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会见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一行
- 新华社:天津大学第四届校友创新创业新年论坛聚焦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
- 经济日报:长江保护法将于3月1日起施行—— 特别的法保护特别的“你”
- 科技日报:医学与工科跨界合作 培养“新医科”人才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颜晓峰: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科学指导
- 中国青年报:天津大学向全国高校发出“扶贫英雄帖”
- 2019年“卓越大学联盟”校友会与基金会秘书长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
- 中国新闻社:天津大学举办庆祝建党百年音乐会
- 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许红星到天津大学滨海校区调研
- 今晚报:天大“水果节” 温暖“双12”
- 【聚焦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天津大学-彩虹鱼海洋传感器产学研创新中心”正式签约成立
- 建党百年特刊:天津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
- 多项成果亮相世界智能大会 天大交叉学科建设成效凸显
- 中国青年报:刷脸时代 谁来保护我的“人脸信息”
- 奋进迎新 共话天大未来——天津大学举行新年茶话会
- 人民网:世界读书日 天津大学推出“红色经典全家桶”
- 新华社:这个寒冬有点甜!校园“长”出福袋暖人心
- 津云新闻:天大软性机器人实现“模块化”3D打印 可应用于人工肌肉和管道机器人
- 李家俊看望彭一刚院士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