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 研究生线上教学经验谈(二):进一步发挥线上教学优势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研究生院按照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和陈莉副校长提出的“能操作、可落实、保稳定、求质量”要求,对研究生在线教学工作做出了周密的安排,各学院精心准备,本学期除一门外教课程外,全部实现线上教学。研究生授课教师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不因疫情而中断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心血和努力,他们调整教学方案,学习使用平台,线上授课指导、答疑解惑,保障了新学期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
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学校继续推出教师们的教学体会,推动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在线课程质量。今天推出电气学院李阳老师和生命科学学院郑羽老师的经验分享。
电气学院李阳老师:注重发挥课程立德树人作用,将德育融入空中课堂
电气学院李阳老师本学期承担《电气工程科研方法》双语课程的讲授工作。授课时他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想政治育人元素,结合课程特点和在线教学的特殊性,充分发挥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注重专业知识与思政一体化实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将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责任、科学道德、创新环保、质量与效率与工程意识等元素融入课程内容。
1.利用“学习强国”线上资源,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因该门课程是针对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新型、方法类课程,开设该课程的学校较少,目前尚无可参考的网上课程资源。经过努力查询,李阳老师发现了“学习强国”平台上的“国家开放大学”的院士讲坛中,有6节“科技创新思维的养成”的讲座与本课内容关系紧密。他要求学生将该内容下载下来课下学习,在课上对讲座内容展开大讨论,并要求学生自拟题目,结合讲课内容和自学的院士讲座,撰写读后感。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提高到了国家战略、行业兴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接着还讨论了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具备素质。而讨论的这些内容与前面课上讲的科研必备素质:科研态度、勤奋、执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批判思维、自信、时间管理、学术交流、团队合作等,前后呼应。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研究生院
2.紧密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报国情怀。李阳老师在线上课堂布置课前准备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目前的疫情从科研的角度进行思考。课程中李阳老师结合“SARS”时的求学经历,告诫同学们目前应该如何度过,警醒同学们勿空耗时光,而是要提高效率,要有发展紧迫感。接着与学生们多角度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们深入讨论了如何辩证看待疫情、科研的重要性、科研与伦理、科研与环境等话题,为本门课程有序开设打下很好的基础。这一过程使学生们能从正确看待疫情,保证“抗击疫情不添乱”到“提高定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正确分辨网上各种报道”,再到“科研报国、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环境与自然保护”,进而逐渐树立“科研报国情怀”。
图片来源:研究生院
3.响应时代召唤,引导学生回归科研初心。课程讲到“科技论文写作”部分,适逢教育部、科技部刚刚下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文件,李阳老师迅速调整教学内容,将原计划要讲授的“英文论文写作”,改为“科技论文写作”,将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的与之有关的通知与课程内容有机衔接,增加论文写作原则、思路等内容,引导学生回归科研初心,正确认识论文发表,正确理解“SCI”及其指标涵义,摒弃“唯论文”和“SCI”至上思想。但同时也让同学们理解,不是不发表论文,而是要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最后,他还引导学生处理好科研与论文、英文论文与中文论文、个人成长与评奖评优的关系。
图片来源:研究生院
生命科学学院郑羽老师:充分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
生命科学学院郑羽老师从2016年开始为研究生讲授《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郑羽老师深刻体会到线下教学在教学中的难点。本学期由于疫情原因他开始进行线上教学,却意外地发现了线上教学的特殊优势。
1.网上教学资源丰富。郑羽老师发现不同学校的网络视频对给该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他参考了中国大学MOOC慕课中很多优秀课程,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孟和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江苏科技大学牟会荣教授的《生命科学导论》、北京理工大学谭信教授的《生命科学基础》及复旦大学王久存教授的《现代生物科学导论》等课程(如下图),这些网上资源让研究生可以从多个课程中体会到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教学的内容。
图片来源:研究生院
2.网上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到生命的基本特征时,以往课堂教学讲授的形式比较枯燥。线上教学时,郑羽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是生命?然后让学生去线上寻找不同的答案。这个环节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对该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地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对DNA、RNA病毒的原理、遗传特性及对人类带来的一些染色体疾病,如唐氏综合征都有了充分的理解,如下图所示。通过这些线上资源让学生不仅提高了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来源:研究生院
郑羽老师认为:丰富的线上资源对线下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次线上教学的经历让他对研究生教学充满信心。(审稿:研究生院 冯霞 编辑:宣传部 石晓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 研究生线上教学经验谈(二):进一步发挥线上教学优势
相关推荐
- 2018年全国纺织系统高校党建、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举行工会会员(教代会)代表培训
- “守初心、担使命、传帮带”12名青年教师与高端人才签订“结对子”培养协议
-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总决赛 天工学子获2项一等奖、4项三等奖
- 我校承办“高校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专题培训班主会场
- Saeid Hosseini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交流
- 我校召开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
- 我校召开2019年第一次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
- 【聚焦党代会】热议党代会?机关、直属单位干部说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校党委书记俞绍平为全校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 甲子施教树人 海内外齐创辉煌——我校举行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 天津工业大学召开2020年新学期学生工作部署会
- 校领导班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
- 传承五四精神,勇担青春使命——天工青年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寄语
- 膜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性能抗污染分离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 我校学生在第十一届SAMPE超轻复合材料桥梁/机翼学生竞赛中再获佳绩
- 我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术活动
- 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生活黑科技”栏目以“雾霾天是否要开窗通风”为题对我校进行报道
- 我校在电催化膜制备及其选择性氧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战“疫” | 停课不停学:不一样的课堂,同样的精彩(二)
新闻公告
- 天津工业大学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07-01
- 天津工业大学召开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会议 06-19
- 制药工程专业举行毕业生党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06-12
高考招生
- 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