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重头报道】天津工大:让实验室与生产一线同频共振
《科技日报》
天津工大: 让实验室与生产一线同频共振
本报记者 孙玉松
新学期开学在即,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
和严峰一样,天津工大不少老师如今都特别看重自己“科技特派员”这一头衔,也在一线找到了用武之地。这一切,得益于天津工大推出的科技特派员“三合一”管理办法,该办法实现了产学研同频共振,打通了实验室与工厂车间“最后一公里”,不仅实现了高校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精准帮扶,还反哺助推了学校的学科建设,闯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路子。
天津工业大学严峰老师在企业实验室指导技术人员进行原油脱水实验
到生产车间刷存在感
高海燕的研究主要领域是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被学校选为新一批的科技特派员后,她主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了企业,并与企业的研发团队共同攻关,最终短时间内研发出了硅碳负极材料及快充型负极材料,不仅让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硅碳材料的商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天津工大,像高海燕这样担任科技特派员、主动进行科技成果企业孵化的教师如今已有30多人,涉及新材料等地方支柱产业和行业领域,科研成果产业化蔚然成风。说起自己的成绩,高海燕笑着说:“到了一线,才有存在感。这都得益于学校对科技特派员工作和成果转化的重视和鼓励。”
天津工大主管科研的副校长程博闻介绍道,学校先后制定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奖励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促进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管理办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构建了包括人才培养、科研激励、成果产业化等较为完善的特派员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学校做这一切,就是为了让派出去的老师到了企业能安心,回来搞科研有信心。让实验室和一线生产企业不再有距离,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程博闻说。
截至今年8月,天津工大仅用于激励包括科技特派员在内的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激励金就已达到186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科技特派员教师在一线的成果转化热情,也让被帮扶的企业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截至目前,像严峰、高海燕这样的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已有336人,帮助近300家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也增强了科研人员推进产业发展的实践能力。
师资共建实现产学研多赢
今年夏天,天气炎热,频频降雨。可是天津工大纺织学院的
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李政协助公司先后完成了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认定1项“聚苹果酸生产工艺条件优化及中试生产”,完成“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创新项目”各一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2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0项。
“当初真没想到,当科技特派员也能有成果发表。”李政说,“原本以为当了科技特派员,科研工作肯定受影响,没想到,来到了生产一线,工作接地气儿,科研更加有的放矢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和李政一样的老师能平衡好科研和帮扶工作,建立起和谐的科技帮扶体系,以实现产学研同频共振,天津工大今年以来主动建立了高校与企业互动的师资队伍共建机制,围绕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科研优势,立项建设了27支工科创新团队、8支文科创新团队、2支理科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创新优势,在为被帮扶企业和新兴小微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也借助服务生产一线的契机加速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
如今,这一制度开始逐渐显效:“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创新团队研发的“基于风光互补智能微电网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已在国家电网公司等投产应用,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无线充电产品,使企业新增收入2000余万元;由“新型纤维及非织造材料”创新团队研发的“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效过滤、医卫防护、汽车隔音、军用保暖等领域,实现直接销售收入达13.574亿元;由“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创新团队研发的“多维编织复合材料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嫦娥”“神舟”等航天飞行器上,服务于我国国防建设事业。
打造航母级研发和孵化平台
占地面积和产能皆为亚洲第一的中空纤维系列膜产品产业化示范项目;年产化纤油剂3万吨的纺织助剂研究基地;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专业照明项目……依托学校的科研力量,天津工业大学筹建的一批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产业化基地目前已成为天津市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工大科技处负责人说:“为了不断提升科技特派员队伍成果转化水平和能力,学校配套建设了多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这些平台不仅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而且也反推学校科研不断创造佳绩。”
截至目前,除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纤维及纺织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之外,天津工大还着力建成了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此外,该校还通过整合优化科研资源,先后建立近百个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这些航母级科技研发与企业孵化平台,使得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极大提升。目前天津工大每年通过各类平台孵化的科研项目达200项,所有科研项目都与产业和行业发展相关。
截至目前,天津工大已累计获得13项国家科技奖,形成与行业、产业密切相关的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等9大特色科研优势,累计申报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2.5亿元,已有工程、化学、材料和数学四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技日报》重头报道】天津工大:让实验室与生产一线同频共振
相关推荐
- 天津卫视《天津新闻》以“全民大学习:立德树人 上好思政课”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钟龙彪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 【聚焦党代会】热议党代会?院长说
- 【爱国奋斗】我校青年教师“祖国在我心中”演讲和征文比赛结果揭晓
- 英国牛津大学圣贝内特学院乔治斯·比特萨卡基斯教授来我校学术交流并受聘为客座教授
-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深化‘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专题研修班在我校举办
- 天津大学黄显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 三位外籍博士后入站 我校博士后培养国际化又上新台阶
- 制药工程专业举行毕业生党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 2018年全国纺织系统高校党建、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学生在第九届全国大学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 我校通过2019年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
- 我校召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协调会
- 我校教师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我校举行第五届教职工游泳锦标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旭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 我校5个一级学科、5个学科群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项目
- 我校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磁州窑陶瓷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结项作品汇报展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在我校讲授纺织非遗公开课
- 我校喜获五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闻公告
- 天津工业大学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07-01
- 天津工业大学召开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会议 06-19
- 制药工程专业举行毕业生党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06-12
高考招生
- 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