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三医院举办学科建设科主任“大阅兵”
学科的“强身健体”和“年度体检”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1月11日-12日,附属第三医院召开2019年度学科建设科主任汇报会,邀请了中山医学院教授黎明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金阳担任点评嘉宾,医院院长戎利民、党委书记丘国新率全体党政领导班子出席会议,副院长杨钦泰、学科建设与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任杰主持,各学科带头人、主任、护士长、职能部门负责人近200人参加。
作为国家梯队的大型三甲医院,医院始终坚持“三个面向”,紧紧依托“三大”,以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按照教育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和大学对“双一流”建设的整体部署,自2018年开始,医院相继打出学科建设的“组合拳”,包括组织科主任能力提升培训班、出台《科室负责人科研工作目标年度考核方案》、签订学科建设和科研目标责任书、入科宣讲学科建设理念与技巧、召开学科建设表彰大会等措施。此次年终汇报是落实学科建设目标责任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对所有科室目标完成情况的一次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全面大检阅。
会上,医院学科办对签订了责任书的科室目标完成情况作了总体通报。在各项举措大力推进下,有不少学科在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的正确引领下,与医院目标同心、同步、同向,取得了快速和稳健的发展。
全院临床、医技和平台共计59个科室依次汇报了2019年学科或平台建设的主要工作,对照目标梳理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短板,并明确未来学科建设目标和计划。通过各学科的汇报展示,医院学科建设总体上取得了喜人进步。
2019年11月,复旦全国医院排行榜发布,医院从59名跃升至38名,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一批学科已经稳固站到了国内本专业领域的前列,包括传统优势学科肝脏外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以及新兴学科康复医学科、超声科等。它们凝练了与国际接轨的明确临床与基础研究方向,构建了合理的人才梯队,既有领头地位的学术带头人,也有国际视野的中坚骨干,将成为医院科研产出的主力军。一批学科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发展势头,如脊柱外科、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神经内科、心理科等,依托在华南地区的领先优势进行学科融合,成立华南首家“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对接国家“脑计划”重大需求,牵头建设“国家神经疾病区域中心”,以首席身份建设广州市“脑计划”脑重疾部分,还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医院继肝脏疾病平台后,又一个具有实力冲击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学科群。另有一批近年新建补短板的学科如肿瘤放疗科、脑血管外科,引进国内公认的、处于专业顶尖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些学科虽为零起点却是高起点,有望在3至5年内冲击华南地区领先地位。
学科间在横向比较和切磋中也找出了差距和不足,通过互相学习以取长补短。此次“体检”中发现部分学科仍有较大进步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意识,站位更高地为学科做清晰和长远的规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邀点评嘉宾家黎明涛教授、陈尔真院长和金阳院长,以及院领导们从学科方向、医者初心、团队组建、打造特色、差异化发展、临床研究、内涵建设等方面,或画龙点睛,或一针见血,给各学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包括:结合当前形势,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疾病精细化,以及健康中国2030等国家的相关政策,学科应该以质量为抓手替代对“量”、“大”学科的盲目追求;学科带头人应该做一匹冷静思考的“狼”,加强人才内培,在创新上下功夫,发挥狼群效应带领学科前进;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善于借助医院多学科平台建设的资源和机会,积极主动融入学科群建设,确定特色学科发展方向,形成一个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共识等,为学科下一步发展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此次阅兵式的汇报会,不仅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和检验,也是对不足的一次反思,更是一次对医院未来发展进行设计的集体智慧融合与碰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第三医院举办学科建设科主任“大阅兵”
相关推荐
- 携手奔小康,共筑中国梦:我校师生参加广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 我校学子在ASC19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中喜获佳绩
- 中山大学博物馆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 我校肖海鹏副校长率团赴香港高校参加合作发展委员会
- 【讲述榜样的故事】精准扶贫,规划先行——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工党支部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扶贫规划
- 韩国驻华大使卢英敏先生来访我校并发表演讲
- 【庆祝建党百年】我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师生代表座谈会
- 我校高水平男子排球队摘得第十届省大运会男子排球乙组冠军
- 我校举办新入职科研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培训会
- 我校五个学院联合赴江西瑞金开展“信念的力量”主题培训教育活动
- 我校学子黎子君获美国IUPUI大学Top 100优秀学生奖
-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校长一行来访我校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谢曦教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中国榜单
-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血管分会成立 附属七院何裕隆院长当选名誉主委
- 我校红色三部曲之原创音乐话剧《笃行》开演
- 【三大建设】推进“三大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生命科学学院
- 我校召开退休教师代表座谈会
- 第九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在我校召开
- 【党史学习教育】孙逸仙纪念医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我校成功举办2021健康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前沿论坛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