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2019(十三)
编者按:2019年,中山大学进一步聚焦内涵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为集中展示学校各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概况和突出成绩,12月中旬,学校党委宣传部策划了“我们的2019”征稿活动,得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在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将陆续刊发来稿,希冀增进各单位之间的了解,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戮力同心,开拓进取,努力用新作为成就新发展,共同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9年,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发展目标,扎实落实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贯彻实施“三全育人”,大力推动“课程思政”落实落地,加快“两个课堂”融合;新成立四个教研室,制定大类培养方案,实施本科大类招生,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奠定扎实基础;严抓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100%,全年无教学事故,学位论文抽检中无“有问题的论文”。建设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1项,获中山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良好的教风带动良好的学风,学院学生“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学风日益浓厚,本科升学率再提升1.2%。各类学科竞赛省级以上获奖95项,研究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研究生就业率达96.49%,保持高质量就业。
学院加强人才引育,科研成果丰硕。新增教学科研人才15人,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4人,师资队伍实力进一步增强。教师牵头申请科研项目173项,新立项科研项目/课题94项、合同经费约2.3亿元,到账经费1.4亿元人民币,均比上年大幅增长。共发表中科院JCR一区论文4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5篇,铌酸锂薄膜调制器研究突破在《Nature Photonics》发表。
谢曦教授获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荣誉
2020年,全院师生将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做好学院“十四五”战略规划布局,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为新时代伟大蓝图而努力奋斗!
深圳校区实验动物中心
2019年中心明确了方向!在前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中心建设定位和目标。未来中心将建成以满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需求为首要任务的“世界一流”和“特色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大学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具备8万笼SPF大小鼠饲养量和40万只大小鼠年生产量,涵盖无菌动物、感染动物和各类中小型动物,建成包括动物外科教学实验室、动物影像中心等在内的高水平研究支撑平台、质量控制平台和技术支撑体系。
2019年中心绘制了蓝图!经过严格论证和规范评审,确定了设计方;在多次商讨、调研和专业论证中,逐步形成了智能化、先进材料、环境友好、节能降耗、单元化管理以及用建设成本代替未来人工成本等设计和建设理念,并于10月正式完成了工程工艺平面设计方案,为基础建设的正式启动奠定基础。
深圳校区实验动物中心工程基础建设顺利启动
2020年,深圳校区实验动物中心正式起航!全面推进土建工程建设,完成图纸深度设计、施工招标和设备论证,适时启动安装和净化工程。同时,组建人才队伍,全面实现机构有效运转。
传播与设计学院
2019年,传播与设计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立足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体系全面布局,专业实力和学科排名逐步提升。
学校大平台建设政策的指引下,学院科研平台获得突破。2019年学院参与建设中国外文局与学校共建“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功设立“广州市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担任会长单位的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再次获评中国新闻史学会优秀学会奖。同时,学院通过“百人计划”引进教授、副教授各一名,博士后人员三名,师资队伍稳步增长。
学院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共立项37项,总经费67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五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后期项目各一项,重大项目子课题两项,科研经费较去年增长43.4%。全年共发表论文148篇,出版著作13部,其中一A和一B期刊论文分别为12和11篇。在社会服务领域,学院有80多份向上提交的决策报告被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部门或领导采纳、批示,其中七份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连续五年出版蓝皮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
在人才培养培养领域,新闻学专业正式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本科专业,传播学专业入选广东省“双万计划”本科专业,张志安教授成功获得教育部首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荣誉并担任国家网信工作十四五规划互联网内容编制组执行组长。学院组织选送的学生作品入选第四届中国VR/AR/MR创作大赛及人民视频“我们的70个中国故事”并获最佳VR影视奖,学生实践平台“谷河传媒”获中国日报2019校园学报新闻奖亚军。
第五届互联网与国家治理智库论坛暨互联网治理蓝皮书发布
回首2019,展望2020。学院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理论体系构建,不断推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并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再创佳绩。学院计划在2020年稳步进入QS高校专业排名前十,引进优秀人才六名,新增国家级项目五项,科研经费达到700万元,并力争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继续突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们的2019(十三)
- 上一篇:贯彻落实“过紧日子”工作要求,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 下一篇:我们的2019(十二)
相关推荐
- 【我为群众办实事】坚持公益,发挥专长,守卫健康
- 【春季会·学习篇】测试中心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召开优秀教师座谈会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
- 资讯管理学院学术硕士项目顺利通过英国CILIP认证
- 【2020年秋季会】明确新目标 把握新机遇——聚焦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专题报告(一)
- 【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以立德为根本 以树人为核心 共创一流本科教育工作新局面
- 【聚焦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学院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举行外派干部座谈会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一行调研附属第三医院
- 新时代@教育 | 我校统一战线组织学习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聚焦升学深造】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三个结合”为抓手,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升学深造
- “新时代 新征程”中山大学教工合唱团再启航暨“合唱的魅力”音乐沙龙活动举行
- 我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8年第四次(扩大)会议
- 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杨崧教授泛南海地区天气气候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到边陲墨脱义诊,中大人为祖国献上特别的“庆生”
- 我校附属三院崇雨田教授团队获科技部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
- 【秋季会·学习篇】财务处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广东省网络犯罪研究基地(中山大学网络犯罪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 我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 罗俊校长“思政第一课”:用中共抗战史勉励新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