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 ——“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肿瘤防治中心闵华庆教授访谈记
“你们一定要在学术上超越我,才是我的好学生。接下来的责任就在你们身上了!”闵华庆教授潜心治学60载,毕生致力于推动我国鼻咽癌的防治,其研究成果“鼻咽癌防治系列研究”获得肿瘤防治中心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是学生心里慈爱又严格的导师,是患者眼中胸怀父母心的医者,是极富创新精神的医学大家。
不忘初心,流金岁月立宏图
闵华庆1932年出生于上海,成长在广州。1951年考入岭南大学医学院,据闵华庆回忆100人入学,只有20-30人顺利毕业。他本人是“过三关”才得以学成毕业。第一关,学校对学业要求极为严苛,一门功课不及格就不能顺利毕业。更难的是及格线不是百分制的六十分,而是全班的平均分,低于全班平均水平为不及格,这就意味着一半人要被淘汰。第二关,当年的卫生条件和营养水平有限,到了大四那年,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流行,又拦住了一批学生顺利毕业。第三关,他喜欢运动,在学校乒乓球打得非常好,读书期间恰逢乒乓球国家队来选拔好苗子,一下就被看上了。但是经过一番思考,闵教授选择遵循本心,在从医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
一切为了人民,勇于担当,完成肿瘤死因调查
上世纪6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卫生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增长,肿瘤突然飙升到国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全国各省分别开展“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闵教授承担了广东地区的这一重任,在完全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及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反复摸索,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调查方法,包括主要癌症的推断标准、调查表格及统计方法。经过层层动员,组织了10万多人的队伍,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广东省1970-1972年共计5000多万人口的肿瘤死亡回顾调查。此为全国首例,吸引了全国各省各地人员来学习,有力推动了我国肿瘤防治工作开展。
调查过程中为了计算标准化肿瘤死亡率,数字要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数。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20多位的乘除计算无法用笔算完成,闵教授急中生智找来农村的老会计把两把算盘并排绑起来算,总算暂时解决了县一级的数据汇总处理。但是到了全省数据汇总的时候,老会计们也无能为力了。经过层层打听,闵教授向革委会申请开了一封介绍信,向中山大学借了一台庞大的电动计算器,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计算,终于拿出一份详细的鼻咽癌、肝癌、食管癌等8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分析数据,绘制出广东省肿瘤分布图。
背着这几张分布图,闵教授走访了地理学、历史学、微生物学、植物学、语言学、人类学等方面的专家,查阅了广东各地的地方志、县志,从各个方面尝试寻找肿瘤的发布规律。一个偶然的机会,闵教授翻到一本关于音韵学的书,其中一张图让他心里一惊,“这不是我们鼻咽癌的分布图吗!”经过与相关专家研究讨论发现,鼻咽癌主要分布在音韵上“以南壮之腔,发北汉之调”的地区,得到初步结局:鼻咽癌患者具有典型的广东本地原住民(古代壮族)的遗传特征。这些首创性的发现为今后鼻咽癌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担时代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
90年代初,花甲之年的闵教授查阅权威肿瘤学书籍发现,其他癌种已有相对丰富的研究记载,而关于鼻咽癌的研究只有寥寥几笔,书中关于中国人患鼻咽癌的原因记载有三:其一,国人抽鸦片;其二,国人信佛烧香,室内设神龛;其三,国人喜涂万金油于鼻腔。闵教授深感这一研究领域有待补充的空白颇多,他想起了肿瘤医院老院长谢志光教授的一句话“这个责任在你们这代人身上”。经过数年梳理归纳,1998年由广东省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推荐与资助出版的《鼻咽癌研究》问世,总结了我国鼻咽癌研究取得的成果,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在病毒、遗传、病因、流行因素、综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当时鼻咽癌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时空中,一代代医学大家接过前人的精神火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他们以点滴的创新成果,诠释着时代的责任,无愧于医者的担当。谈到对年轻学者的要求,闵教授回首一生从医之路,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要做,我们老一辈的舞台已经落幕,接力棒交到了你们下一代人手中。如何牢牢接稳这一棒,踏踏实实、掌握本领做一个好医生,闵教授用“知识要广、专业要深”八个字概括。拓展知识结构、保持钻研精神是闵教授对自己不变的要求也是对青年一代殷切的寄语。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投身到健康中国建设的广阔天地是这一代医者的使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榜样的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 ——“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肿瘤防治中心闵华庆教授访谈记
相关推荐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传播与设计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附属第一医院曾进胜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完善大学治理体系 共商内涵发展规划——聚焦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专题报告(二)
- 【“三大”建设】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引领世界一流癌症中心建设
- 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第2期)开班
- 【庆祝建党百年】中山大学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
- 【我们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大人在行动——护校安园,守好校园第一道防线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二十四)】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引领,“三大建设”为抓手建设学科
- 【榜样的力量】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记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17级社会学与人口学硕士生党支部
- 【学科·专业】学与知同行,艺与道共进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孙逸仙纪念医院:知行合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我校举行2021年统一战线迎春座谈会
- 新世界中国助力抗疫捐赠仪式在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举行
- 【秋季会·学习篇】化学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师德主题月】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和纪律教育活动
-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开展2022年寒假实验室安全巡查
- 【庆祝党的生日】肿瘤防治中心举行2020年“七一”表彰大会
- 罗俊校长为本科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 【党史学习教育】信息管理学院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逸仙人的家国情怀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