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典型篇】全面强化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总结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校党委组织各二级党委、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着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党建力量强、党员素养好、为民服务思想牢的党支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经验吧。
哲学系本科生党支部是广东省高校“三型党支部”、学校“先进党支部”,支部多名党员获得省级以上荣誉,2019年党员应届毕业生升学深造率100%。
哲学系党委指导党支部探索出了以党建为核心、带动班团建、覆盖全体本科生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归纳出“方向在党委,关键在支部,力量在党员”的学生党建工作经验,提出了组织建设高标准、党员教育高标准、严格管理高标准的三个“高标准”来增强支部战斗力,整合全系“党团班一体化”育人资源,以党建为核心,充分发挥“四个驱动力”开展哲学系本科协同育人工作,分别是:1、政治驱动力。发展党员采用“早引导、组梯队、多方式、严要求”的培养方案。建立党章学习小组成员档案,专人管理;指导党章学习小组学习,成员参与度是考察培养的重要参考指标;入党积极分子除满足成绩、学习活动参与率等方面的培养要求外,还需通过理论考试、现场答辩、团支部民主评议、师生群众意见征集等环节的综合考察。2、组织驱动力。建立“1+1”党员联系本科团支部和班级的制度。联系党员通过“三个一”——主讲一次主题团课、指导一次团日活动、参与一次辅导谈话,加强党员对团员学生的影响。3、学科驱动力。重视发挥哲学“双一流”学科作用,发挥专任教师思想引领作用,开设高水平学术思政课、指导实践活动,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和社会实践平台。4、榜样驱动力。注重挖掘师生身边典型,开展“理想信念与学术人生”教师党员采访活动;建立支部微信公众号,组建运营团队,展示学生支部和党员风采。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获得过学校“最佳党日活动”、“先进党支部”等荣誉,多人获评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支部党员获得校级以上奖励比例达22%,支部组织生活出席率保持在95%以上。
支部党员有结构多元化、年龄差异化、需求个性化、地点分散化等特点,因此支部采用纵向建制,将支部建立在学科上。支委会采用“1+3+7”工作法,即1个问题导向,重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重视严格党员教育管理、重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3个重视,采取了以下7种措施:1、优化组织架构,把党小组建在实验室中,形成“纵横交织”的党建格局。2、建立党小组联系制度,支委定期参加党小组会议,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3、确保支部持续发展有力,鼓励低年级研究生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建立小组长述职机制,选举管理经验丰富的小组长担任支委。4、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开展特色专题讲座,创新党日活动方式。5、激发党员学习动力,每月以微党课形式开展学习,党员轮流讲党课。6、支部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修订符合自身特点的党员管理办法,明确了组织生活请假流程、确定了优秀党员推荐方案、完善了党员谈心谈话机制等。7、采用“预科班”培养模式,将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归入党小组管理,建立发展党员学时考核制度。
中山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的建设目标是“汇聚人心、凝聚力量”,先后获得过广东省、卫生教育行业,以及学校授予的“先进党支部”的荣誉称号,其建设举措主要有三个:1、加强党对支部的领导,中心主任同时担任党支部书记,使得中心支部、行政、工会各方面工作得以有效统筹协调,真正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2、坚持三会一课,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3、打造“最佳党日活动”系列品牌、开展爱国爱校活动。多年来形成的“感恩大体老师 清明追思”“温暖送新生 师生下午茶”“急救技术科普教育”以及在中心内部以青年联谊形式开展的实验技术学习,使得支部形成“爱岗敬业,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不少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大气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是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其建设目标是打造“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党群共同体。2018年“双带头人”工作室成立以来,支部成员多人获得多项国家及省级教学成果类奖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3余篇,多篇论文影响因子高达8.7以上,获得科研项目83项,项目总额达5912万元,科技人才奖励6人,党员教师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达100%,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其工作思路主要有四点:明确建设目标,促进“立德树人、思想铸魂”;培养务实作风,深入开展支部党建工作;注重工作实效,助力“铸魂、固本、强基、提效”四大工程;创新党建渠道,积极探索“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的建设机制。支部工作紧密围绕“七个有力”来开展:1、教育党员有力。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寻求思政教育深入化,全面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以确保党员教育流程化。2、管理党员有力。严格组织生活程序、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和发展程序、注重发展高知人群入党。3、监督党员有力。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严肃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抓实三会一课以及时掌握思想动态。4、组织师生有力。积极助力科研交流合作活动、资深教师主动承担教学公开课以增强教学动力、引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党支部工作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来谋划推进。5、宣传师生有力。构建微信、网站、简讯、官微、宣传板“五位一体”的宣传平台,建设支部宣传阵地,大力弘扬学院“大气”文化,以展现支部和党员风采。6、凝聚师生有力。利用组织生活会加强思想引领、发挥党员教师宣传和示范作用、开展品牌活动以凝聚师生思想共识。7、服务师生有力。支部党员负责建设“卓越教师发展中心”“拔尖学生辅导中心”“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学生发展与评估中心”,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培训与咨询并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才培养,完善师德建设体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主题教育·典型篇】全面强化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支部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总结
相关推荐
- 我校学子在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再创佳绩
- 【大学习】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集体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 首批返校生来了!中大,你好!
- 我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培训会
- 中山大学降半旗志哀
- 附属八院药学部在深圳首家开展药物基因检测
- 【我为群众办实事】校工会举办深圳校区院系工会工作交流会
-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8-13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欢迎你!
- 我校组织传达学习中国工会十七大会议精神
- 笃定前行 奋进一流(二)
- 【讲述榜样的故事】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里——记法学院郑文琦
- 中山大学荣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周年荣誉奖
- 【讲述榜样的故事】凝心聚力,服务师生,积极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第一党支部
- 第九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在我校召开
- 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的通知
- 【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党支部深入院系开展调研活动
- 【思政第一课】王雪华副校长为物理学院本科生讲授思政课
- 中山大学与云南省凤庆县召开定点扶贫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届国际投资论坛在中山大学举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