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广州办学旧址,感受中大红色基因
近日,我校历史学系曹天忠教授带领十余名校史陈列馆资料组成员从文献走向田野,实地寻访我校在广州文明路和石牌办学、长湴村活动的校史遗址遗迹,深切体悟我校办学历史、红色基因与革命血脉。此次考察活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我校广州办学旧址考察路线,为日后的深入拓展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曹天忠教授讲解中大抗日剧社
资料组成员首先来到文明路办学旧址钟楼礼堂(今鲁迅纪念馆),实地感受国民党“一大”会场和我校会议室的复原场景,重温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深刻认识到中山大学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此后,参观钟楼礼堂展览“红的文学——广东左翼作家点将录”,曹老师重点介绍了与我校有关的人物和历史,指出在“红色教授”何思敬等人引导下,中山大学抗日剧社和广州“文总”的事业积极开展,推动了广东地方党组织与活动的发展。随后,师生们前往附近的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以我校天文学科的发展为线索将学校的校史与现实相联结。
结束对文明路办学旧址的考察后,资料组成员前往石牌办学旧址(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所在地),依照最初校园设计图重点考察了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校门牌坊及男女生宿舍等遗址遗迹,回到历史发生现场,真切感受当时中山大学之“大”,即气魄之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校园面积大。石牌办学旧址建筑规划面积及农场面积约四万亩,时人称“中山大学校,半座广州城”。石牌校区来之不易,邹鲁校长一方面强调“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石牌精神”,另一方面,告诫师生不忘艰苦创业,切记防止耽于物质轻于精神,时刻记住“三可惧”:学校虚靡国帑民膏、学生不艰苦耐劳、轻视生产教育。
师生们最后前往长湴村革命旧址寻访我校在周边村落的红色基因,进一步了解中山大学历史的革命性与进步性。长湴村是我校师生开展抗日宣传、进行抗日斗争的革命基地,1938年在中大抗日先锋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广东省第一支农民抗日先锋队,黄焕秋(后来任中大校长)、王越(后来任中大教务长)、陈恩、莫福生等师生都曾活跃其中。
作为校史展陈大纲负责人之一,曹天忠老师指出,校史研究和教育要从文献走向田野,才能为学校理解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提供借鉴与参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寻访广州办学旧址,感受中大红色基因
- 上一篇:我校举行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培训班
- 下一篇:制度型开放与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 【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国首台最新诊疗一体化核医学诊断仪落户附属第七医院
- 中山大学广州高新区创新融合产学研对接会顺利召开
- 附属第三医院举行2019年援派医疗队欢送会
- 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荣获2019CSCO临床肿瘤学年度成就奖
- 我校召开团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座谈会
- 我校召开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我校管理学院连续九年获“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前三
- 我校召开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
- 【聚焦深圳校区】相约鹏城,心向光明——写在搬迁深圳校区之际
- 2019年学生社团骨干培训会顺利召开
- 【“十四五”规划】遵循“四个原则”,突出“四个明确”,高质量做好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 郭永航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调研并讲思想政治理论课
- 我校历史学系景蜀慧教授修订《南齐书》荣获2017年度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 2021年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排球联赛在我校开幕
- 2021“全球观 家国情”粤港澳外语与翻译研究生学术交流周在我校举行
- 深圳校区开展学生宿舍火灾应急处置及疏散逃生演练
- 创新思政工作显成效,我校在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中获可喜成绩
- 学海磨砺初心不渝 投笔从戎报效祖国——历史学系(珠海)首届本科毕业生苗润武的“从军梦”
- 【2019毕业巡礼】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举行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榜样的力量】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记数学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杨朝霞同志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