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柴达木盆地沉积始于3000万年前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发中山大学张培震院士团队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揭示,柴达木盆地自大约30Ma(百万年)前开始接受沉积,并持续至约4.8Ma前。
研究团队选择柴达木盆地北缘红山地区出露连续、完整的新生代沉积剖面,利用磁性地层学与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柴达木盆地高精度的地层年代框架。
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古流向恢复等物源示踪分析揭示,柴达木盆地及其北缘祁连山在约30Ma前和10Ma前发生了两期显著的挤压变形或构造抬升。这两期构造变形的证据均广泛存在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表明30Ma前和10Ma前发生的构造变形事件具有大范围、准同期的性质。跨越上千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性、准同期构造变形意味着高原尺度的地质作用决定了青藏高原30Ma前和10Ma前两期快速隆升与侧向扩展。这两期构造变形奠定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盆—山构造地貌格架,并使其成为真正地貌与构造意义上的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阶段的岩石圈对流剥离模型合理解释了青藏高原抬升与扩展的众多特征。印度与欧亚板块的汇聚使青藏高原岩石圈增厚,这将诱发高原地幔岩石圈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使加厚的地幔岩石圈遭受侵蚀,甚至最终拆离加厚的岩石圈,使其沉入高温软流圈地幔。与地幔岩石圈拆离相关的浮力加速地表抬升,增加势能,从而施加对高原周缘地区的挤压应力导致高原侧向扩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120364119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2/368279.s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学报】柴达木盆地沉积始于3000万年前
相关推荐
- 粤港澳大湾区海珠湿地植被生态修复科考大赛闭幕
- 第四届亚洲地理大会在我校举办
- 我校举办“文心清乐”合唱专场音乐会
- 【聚焦深圳校区】点亮深圳校区,歌唱伟大祖国——我校举行深圳校区亮灯仪式
- 发展规划办公室举办《高校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专题培训讲座
- 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教授荣获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 富力集团、南驰集团携手捐赠,助力我校教育事业发展
- 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中山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上)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孙逸仙纪念医院:知行合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我校组织师生收看收听“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直播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传达学习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举行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学工系统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旅游学院召开全体教师会学习贯彻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榜样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记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吕雅杰
- 【大学习】大气科学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深部地球探测与资源环境》团队项目顺利启动
- 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皮划艇锦标赛再创佳绩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海洋科学学院:学党史、办实事、促发展,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 【扶贫路上的中大人】王克:真做事,做实事,做好凤庆和中大的桥梁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