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台AED“入驻”深圳校区 中山大学校内再添“救命神器”
中大新闻网1月9日广州电(通讯员吴順杰、魏晓玲)近日,由深圳市急救中心捐赠的13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顺利“入驻”深圳校区,这意味着中山大学再添“救命神器”,将大幅度提升校园急救应急能力,为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深圳校区西门门口AED标识(来源:深圳校区门诊部)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能够监测心率,并通过快速放电,有效帮助患者终止室颤,恢复正常心跳。据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介绍,在心跳骤停的抢救“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之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仅有5台AED,此次新增的AED分别安装在深圳校区运动场、教学楼、生活区等人群密集场所,便于争抢宝贵的“黄金4分钟”,降低意外率。
深圳校区东园食堂门口安装AED(来源:深圳校区门诊部)
2021年11月21日晚,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西大球场一名刚刚运动完的老伯突发心跳骤停。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门诊部医护人员、120急救医生及热心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病人抢救成功。这次急救中,AED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此事引起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3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有超过3400万阅读量,并登上热搜,引起社会公众对“救命神器”AED的关注。
AED装置实物内部图片(来源:深圳校区门诊部)
根据2020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SCD)病例约为54.4万例。其中,87%发生在医院以外,而针对心跳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电击除颤和徒手心肺复苏。在我国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不高的严峻形势下,“救命神器”AED 的普及并不高。据国泰君安研报指出,中国AED配置率仅为0.2台/10万人,远低于日本的555台/10万人、美国的317台/10万人等国际水平。在人口密集公共场所安装AED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AED的加装,将为深圳校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的工作学习环境。现在硬件设施齐备了,后期医院管理处将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校园急救培训力度,让“救命神器”在关键时刻能真正救命。
文稿终审:医院管理处 林天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13台AED“入驻”深圳校区 中山大学校内再添“救命神器”
相关推荐
- 【中大援疆故事】援疆医生欧阳颖:拯救命悬一线膈疝患儿,双胞胎成长之路不孤单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聚焦主题主线,坚持学做结合,各单位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 【大学习】数学学院党委组织师生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 我校保继刚教授团队推动实施的“阿者科计划”入选《中国减贫密码》纪录片旅游扶贫案例
- 【人才培养 立德树人】光华口腔医学院程斌教授:以严父态度建设师生“命运共同体”
- 【榜样的力量】“不做第一,只做唯一”——记岭南学院夏南新
- 【教学名师】林正梅:不忘教育初心,践行“双师”使命
- 我校2018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旗渠红色教育专题研讨班(第一期)举行
- 治国理政之学,善政良治之用——夏书章教授学术访谈
- 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勇担当
- 中山大学2020云招聘医科专场宣讲会云端开播
- 罗俊校长赴珠海校区视察校区建设情况
- 中山大学2018年教职员培训暨教师资格认定培训顺利举行
- 【我们众志成城】附属第八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团队出征
- 我们的2019(十)
- 【田野中大】中山大学工学院在兴宁东坝朱屋的办学历史
- 五十正芳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行建院五十周年庆祝活动
- 我校生物博物馆被评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聚焦研究生教育】党委教师工作部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会暨2019年全国护理教育、科研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举行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