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心服务办好实事,中山大学多措并举为新生护航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唐艳丽)2021年9月开学迎新季,万千新中大人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今年是中山大学推行“大类招生、集中培养”的首个学年,8000多名本科一年级学生首次在深圳校区集中报到。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中山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各职能部门各院系多方协同精心筹备,用“新”推进信息化、便捷化、人性化迎新服务,多措并举为学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到让学生暖心、让家长放心。
建体系、强基础,党建领航新生教育开创新高度
本科一年级学生集中培养工作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新时代卓越人才的重要布局。为切实在本科一年级学生集中培养中强化党的领导,严密组织体系,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有效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党委组织部根据《中山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案》的有关安排,结合本科一年级学生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实际,牵头制定《本科一年级学生集中培养党组织设置方案》,推动成立本科集中培养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加强临时党组织与各二级党组织的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本科集中培养的政治引领作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贯通学科专业”的工作体系,共同做好本科新生的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召开多场本科一年级学生办公室、本科一年级学生工作组工作会议,组织开展本科一年级学生辅导员培训会等,在“中山大学党建”公众号编排《新生入党指南》《新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指南》《一起听,他们的入党故事》《一图读懂:共青团员入党须知》《学校党校学习资料大放送》等推文,多措并举,开展入党启蒙教育,有力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学在中大、追求卓越”,扣好大学生活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科一年级学生集中培养专题培训班(来源:党委组织部)
智慧迎新,解锁“一体化”报到新体验
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迎新工作,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结合师生需求,协同各业务部门积极谋划数字化迎新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将部分必要工作前置,依托中大企业微信首次推出智能化人身核验服务,通过身份核验的新生将自动加入企业微信班级群,有效防范学生身份信息“被非法利用”,形成保护新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国内高校率先推出基于中山大学企业微信的“一条龙”线上迎新服务,将学工系统、统一门户、企微中间件、人脸管理平台、数据中台、会议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进行技术对接和业务融合,攻克了多场景的技术难关,为一年级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和办理事务的一体化界面,实现直接扫码或刷脸报到,满足了疫情防控形势下不聚集、不扎堆的要求。
迎新服务专题(来源: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
高效、便捷、用心的安排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顾庭苇对数字化迎新工作也是称赞有加,“中大将智能化服务融入迎新的点滴之举带给了我极大便利。作为21级新生,感触最深的便是企业微信中面面俱到、方便快捷的迎新服务,它不仅以时间为依据划分各阶段应做事宜,而且使用打卡方式将待办事项一一列举,时间与事件条条对应,清晰明了。”
迎新服务信息化的同时,办卡和缴费服务也走到了线上。为简化银行卡授权划扣程序,财务处针对不同银行的服务操作指南条款反复商榷,通过让学生线上自助授权,完全实现银行卡代收学费授权无纸化,减少学生前往柜台办理及纸质材料的提交,约1万名学生选择了便利的线上授权方式。财务处还通过学校统一门户、交费大厅等线上渠道发布详细的交费指引,以电话、微信、QQ、邮件等多样方式耐心解答学生及家长关心的交费问题,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回音。
新生入学指南、交费指引等(来源:财务处)
焕然一新,校园医食住行保障再升级
筑牢健康防线。为保障一年级学生顺利到校,学校在高铁站、地铁站等设置接驳点与驿站,校门设置新生入校通道,配备口罩、消毒洗手液等防疫物资,确保安全直达;按照“三天两检”要求,报到后即进行核酸检测。
启用全新宿舍。到校后,迎接大家的是设施一应俱全、焕然一新的9栋新宿舍楼,可满足近1.5万名学生的住宿需求,特别是南校园东区学生公寓的建成为学校大类招生集中培养创造了条件。基建处表示,希望学生住在干净整洁的宿舍里,就像在家里一样舒心方便。除了建设新宿舍,基建处也为南校园351栋、353栋、356栋、364栋学生宿舍新加建了电梯,让住在高层的同学们不再为出行发愁。总务部后勤处学生宿舍管理科则全力保障南校园东区学生宿舍楼家具和配套设施能够按时、按点安装到位,目前已安装近3000套家具和1338套空调,其他配套设施也已经安装完成,并做好了家具和空气的深度清洁,静候新同学。
为南校园宿舍楼加装电梯(来源:基建处)
深圳校区东园宿舍(来源:基建处)
完成课室改造。为保障本科一年级学生在南校园集中培养,总务部修缮处集中力量攻坚,在暑假期间完成对丰盛堂、逸夫楼等课室的改造,新增21间宽敞明亮的公共课室。
确保安全无忧。为保障全体本科一年级学生在深圳校区军训,基建处深圳校区基建办党员干部带头,不畏酷暑、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东园生活区、东运动场的基建项目任务交付,组织进行多轮巡查、问题销项和及时检修;并为军训期间东运动场区域新增设的30个移动厕所接驳水电,切实解决了师生难题。为了让师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后勤处完成了深圳校区新建楼宇室内环境检测及空气治理,目前新建楼宇室内空气质量都已达标,师生可以放心入驻。
优化深圳校区运动场设施(来源:基建处)
丰富生活所需。为迎接军训及缓解西园食堂就餐压力,总务部后勤处膳食管理科全力推进食堂建设,目前,东园第一食堂、第二食堂已正常供餐,丰富了深圳校区师生“舌尖”上的选择。房产处为了满足师生购物需求,严格进行资质审查,引入各类优质商铺,丰富师生购物选择。
为梦添翼,助力学生无忧开启新航程
入学前,学生通过《新生入学指南》及“中大学工”官微平台可全面了解中山大学构建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报到前就可完成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入学时,学校在各迎新现场设置“绿色通道”咨询点,提供咨询服务及发放必要物资和补助。针对经济困难学生,财务处与党委学生工作部等积极沟通,疏通缓交流程,为近1500名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学费交纳压力。党委学生工作部表示,我们要确保“应助尽助”,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安心读书,坚决把党中央对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及学校的温暖切实送到学子心上。
今年起本科一年级学生将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学习生活,感受康乐园的文化传统,体味百年中大的精神底蕴。为帮助本科一年级学生迅速适应新环境,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在智慧迎新系统推出了四大服务专题,为其提供“一站式”知悉和事项办理服务、“医食住行宝典”校园生活指南、中山大学校园地图服务及信息技术在线帮助台等融入性服务。此外,党委学生工作部还指导各院系在深圳校区各宿舍楼下放置学科大类宣传,让大家快速了解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等情况,组织党员志愿者结对指导迎新工作,推进新生党史学习教育覆盖,举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以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助力本科一年级学生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
文稿终审:党委宣传部 漆小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心服务办好实事,中山大学多措并举为新生护航
相关推荐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生命科学学院召开会议传达落实学校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中获评“优秀”
- 【纪律教育学习月】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采取多形式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活动
- 我校举办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旗渠红色教育专题研讨班(总第3期)
- 【抗疫群英谱】附属第一医院管向东教授奔赴绥芬河
- 国企公开课100讲中山大学专场举行
- 加强学校机关党建 努力“走在前、做表率”
- 【我为群众办实事】学党史,践初心,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为师生提供用网有力保障
- 【春季会·笔谈篇】推进“五个融合”,探索中文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 中山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常态化对接会第二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场举办
- 【三校区五校园·搬迁】护理学院多项举措,助力研究生宿舍顺利搬迁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微生物生态学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 【榜样的力量】凝心聚力抓党建,求实创新谋发展——记大气科学学院党委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海洋科学学院传达学习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器官移植》杂志再次入选核心期刊,综合排名位居国内器官移植类期刊之首
- 【主题教育·行动篇】落实整改显成效 百万馆藏解难题
- 我校举办2019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培训会
- 管理学院MBA全球排名第68,连续四年入选《经济学人》全球百强
- 我校组织参加教育部关工委第六次工作会议暨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 我校承办2018年“粤台学子中华情”创新创业交流活动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