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校长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署名文章:释放基础研究新潜力
中大新闻网广州1月28日电(记者吴立坚)2021年1月2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了罗俊校长文章《释放基础研究新潜力》。文章认为,尽管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显著进步,国际影响稳步提升,但是我国基础研究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需要加快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罗俊校长建议,通过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政策支撑、健全科学评价体系等措施,释放基础研究新潜力。
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罗俊校长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释放基础研究新潜力
罗 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来源:党委宣传部)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显著进步:经费和人员投入快速增长,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形成系统布局,重大创新成果加速产出,国际影响稳步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基础研究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加快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任务紧迫、挑战巨大。
基础研究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开创性、探索性。做好基础研究,既要靠学科向纵深发展,更强调学科交叉融合;既要鼓励自由科学探索,更强调国家需求牵引;既要尊重科学发展规律,更强调科学技术工程的共通融合。加强基础研究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战略导向、目标引导、前瞻布局、稳定投入等方面下功夫,更加重视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基础研究,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设定“硬目标”。这些目标要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落实国家任务,着眼于切实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加强对创新平台的战略引导和前瞻部署,在学科布局上围绕关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领域,有计划地部署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平台,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强化创新平台的基础研究功能定位。
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撑,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策制度设计,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科研环境。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机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形成可持续的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机制,切实保障一批有创新潜力和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引导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将自身科研兴趣与“四个面向”紧密结合起来,从体制机制上为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提供有力支撑。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体系,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制度设计,为基础研究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科学评价体系对于科研工作具有指挥棒作用。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基础研究的科学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要坚决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完善突出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基础研究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在坚持“四个面向”基础上,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体系要有宏观站位,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对青年人才评价考核周期进行科学设置,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团队效应。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7日第09版)
文章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1/27/nw.D110000renmrb_20210127_2-09.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罗俊校长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署名文章:释放基础研究新潜力
相关推荐
- “中山大学智慧农创园暨劳动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
- 附属七院:争分夺秒的空中救援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测试中心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孙逸仙纪念医院脑科学中心成立
- 粤港澳大湾区海珠湿地植被生态修复科考大赛闭幕
- 【春季工作会议?师生笔谈】心中有“数”,修身笃行
- 肿瘤防治中心举行2019中华肿瘤大会
- 我校帆船队在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喜获佳绩
-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国际金融学院召开国家安全教育日座谈会
- 中山大学2021年第二期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顺利举办
- 丹心系家国,携手奔小康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赴连州柯木湾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发布 我校附属一院位列全国第七、华南第一
- 我校医学院举办“基础教研室教师走进医院”联合试讲活动
- 【聚焦升学深造】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聚焦三个引领,构建以学业发展为核心的第二课堂体系
- 【聚焦升学深造】构建“学养深厚、志存高远、审慎笃行”导向的学业发展支持体系——物理学院推进升学深造工作纪实
- 【榜样的力量】脚踏实地,坚定信念——记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生党支部
- 我校化学实验室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活动顺利举办
- 鼻咽癌诊断标志物专利转让项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淑娟副教授团队荣获第四届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