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巡礼】只争朝夕担使命、不负韶华谱新篇
中大新闻网讯 我校计算机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79年的计算机科学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0人,学生2800余人,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三个一级学科和计算数学二级学科,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博士后流动站,与拥有世界领先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和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一体化建设,形成“一院两中心”的发展格局。
? “十三五”期间,计算机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引进、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学科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党建引领抓落实
? “十三五”期间,计算机学院党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决拥护执行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会议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等,在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有效实现了学院党委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了党建主业意识。学院党政班子认真落实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严格按照“四有”规范学院各项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2018-2019年,计算机学院党委连续两年荣获学校“先进党委”称号(来源:计算机学院)
保密管理本科生党支部联合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连续举办3届国家安全知识竞赛
(来源:计算机学院)
马啸书记出席超算中心党支部组织生活(来源:计算机学院)
学科建设强基础
? 学院确立了“计算-数据-智能”三足鼎立、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智能健康医疗和无人系统两个抓手,充分发挥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和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以两个中心的发展带动学科建设。近年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国内外各大权威学科排行榜中的排名均稳步上升,完成了“十三五” 各项任务。
? 学院高度重视学术交流,组织各类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学科建设会,扩大了学科影响力。2019年9月,承办第22届全国高校计算机学科院长/系主任论坛,全国逾200名计算机学院院长、系主任受邀出席论坛。2019年12月,举办了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提升了我校计算机学科的社会影响力。2020年10月,举办计算机学科发展研讨会,助力学院高峰学科建设。
第22届全国高校计算机学科院长/系主任论坛合影(来源:计算机学院)
人才培养固根本
? 学院在院系调整基础上,围绕高性能计算和数据科学两个新的人才培养方向,深入开展课程建设,尤其重视实践训练,成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统一规划专业实验室的方向和设置;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幅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计算机高水平人才。
? 针对国家急需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人才培养,学院从2020年开始在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中设立“冯·诺依曼”实验班。该实验班的设立是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力度,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一次“转型升级”。
? 学院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鼓励大家积极申报各类教学成果奖。“十三五”期间共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中山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面向新工科的超算创新人才体系培养(来源:计算机学院)
科学研究攀高峰
? 学院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凝练科学研究方向,推动科研工作发展,有组织、有规划地引导教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和各类科技奖励,激发学术研究的活力。
? 学院现有一批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5个,省部级8个,重点建设超算中心、大数据两个国家级平台。过去五年,学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33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8项、省重点研发2项、省创新团队2项,科研经费五年累计达8.3亿元,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发明专利授权189项,获软件著作权147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人才引进促发展
? 学院紧跟学校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工作部署,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珠海论坛”和“深圳论坛”学院分论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际、国内招聘会,拓宽选才渠道。
? 学院发挥各研究所的力量,以才引才,全员行动,鼓励教师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为本学科物色优秀人才。“十三五”期间,共引进30名“百人计划”人才,现有专任教师达到131人,其中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7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获得者1名,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名,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共6人次。
社会服务担使命
? 过去五年,学院积极发挥高校在知识储备和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以各层次的科研平台为依托,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例如,通过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推动技术和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推广;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学术期刊服务、学术组织兼职等发挥学术引领的作用;超算中心在加速地方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支撑作用,为工业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动漫产业、信息服务产业的产业链升级和整体发展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超算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全国,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利用率最高的超算中心之一,应用服务收益连创新高,年合同额与到账额双双过亿。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应用领域(来源:计算机学院)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用户(来源:计算机学院)
? 展望“十四五”,计算机学院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突破,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时代责任感,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素质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和高性能工业计算软件方面的人才而努力奋斗,为学校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贡献力量!
文稿终审:计算机学院 马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十三五”巡礼】只争朝夕担使命、不负韶华谱新篇
相关推荐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医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附属第一医院援藏医疗队赴西藏边坝县武警中队义诊
- 【大学习】化学学院行政党支部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 以高质量党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山大学举办专职组织员专题例会
- 【院长书记第一课】数学学院(珠海)赵育林院长、甘远璠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中山大学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研讨班在延安举办
- 致敬抗疫英雄!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 我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第2次会议
- 【聚焦研究生教育】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党史学习教育】总务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
- 第249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在中山大学开班
- 化学学院组织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暨纪律教育学习月”培训活动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怀进鹏一行来我校调研
- 我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9年第二次(扩大)会议
- 我校惠州研究院科研成果——有机硅精细化学品在新疆棉花试验田减农残获得成功
- 大器官移植迈上新台阶—孙逸仙纪念医院同时开展肝脏、心脏、双肾移植4台手术
-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促攻坚 扶贫实践助育人
- 我校在荷兰举办首届中山大学海外青年学者论坛
- 我校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签约共建康养产业联合研究平台
- 我校举行2021年中山大学教师荣休仪式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