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成果奖】传承创新!探索新时代护理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编者按: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教学成果的引领作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力提升,我们开设“教育教学成果奖”专栏对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宣传,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晓丹)去年,由我校护理学专业万丽红、彭俊生、张俊娥、尤黎明、张美芬、王晓丹、李琨、高玲玲、刘可、张利峰等老师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新时代一流护理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成果亦同时获中山大学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该团队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中,“高起点的护理学专业本科课程内涵建设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 获2013年中山大学第七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新世纪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获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护理学专业本科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获2017年中山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起,团队以创建一流护理学专业本科为目标,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总结、凝练并提升,围绕中山大学“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总目标,瞄准国家和社会在健康方面的需求,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引领行业发展潜能的创新型护理精英人才”作为护理教育改革突破口,进行了“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与实践、一流质量保障体系、一流人才”建设,构建了“新时代一流护理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万丽红教授讲授《基础护理学》课程(来源:护理学院)
该成果的第一完成人万丽红教授为护理学院副院长、基础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她十分注重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本科课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她带领全体教师总结近5年的教学成果并进一步传承创新,努力探索新时代一流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团队老师进行本科护理实验教学(来源:护理学院)
该培养模式将思政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进一步深化“三早”教育(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构建了“四结合”综合实验教学模式(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虚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采取早期渗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拓展国际交流、双导师(学业导师和行业导师)全程引航等培养方式,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守护健康”的学习氛围,为培养“高起点、厚基础、严要求、重实践、求创新”的新时代一流护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团队老师与本科生开展科研小组研讨(来源:护理学院)
本科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UPUI)交流学习(护理学院)
近5年来,我校护理学专业办学效果显著。在校护理本科生获各级科研立项12项,学院学生2019年参加全国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邀请赛荣获一等奖。校友分布在各大医疗机构和护理院校从事临床护理、教学或管理工作,大多都成长为护理行业菁英,不乏在附属医院担任护理部主任或护长。这一成果的获得也充分体现了我校护理学专业在教学研究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培养高素质护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科生参加2019年“全国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邀请赛”荣获最高奖一等奖
审稿人:护理学院 陈昌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教育教学成果奖】传承创新!探索新时代护理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关推荐
- 我校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学习例会
- 【我为群众办实事】22小时、3场地,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全力为核酸检测提供网络技术支持
- 2019年“六?六全国爱眼日”中山眼科中心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 我校附属一院邓春华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 地球科学的奥秘与用途——我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2021级大海洋实验班举行专业导学公开课
- 【我们众志成城】除夕夜,我校60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湖北
- 罗俊校长访问港澳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
-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医学综合楼动工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
- 我校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两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中心及开展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合作协议
- 中国外文局与我校签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战略合作协议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学习贯彻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天琴一号”卫星地面应用评估系统总体建设方案评审会顺利召开
- 【五个融合】完善育人体系,打造环保领域“卓越工程师”摇篮
- 【春季会·学习篇】马克思主义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附属第一医院学生妇产科党支部开展“我家乡的党史故事”演讲比赛
- 共青团中山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子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 【院长书记第一课】旅游学院党委林俊洪书记讲第一课:西学东渐与珠海
- 【讲述榜样的故事】砥砺创新,中国医疗添“爱(AI)”心——记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