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圳校区】今日深圳校区迎来第一批师生进驻
中大新闻网广州8月24日电(记者郝俊、何方)乔迁志庆,师生同贺。今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用,迎来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和航空航天学院1112名学生。明天,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材料学院共1234名学生入驻。师生入驻给深圳校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标志着深圳校区建设发展进入新起点。
为保证搬迁工作顺利推进,学工部积极统筹协调总务处、保卫处、医管处等部门,密切配合,多次召开搬迁工作协调会并制作搬迁指南,全力做好深圳校区学生搬迁全过程服务。宿舍大楼设置信息公告栏、宿舍内配置入驻礼包、相关楼栋设置位置指引牌……在多方联动协调下,搬迁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运输行李的货车和运送师生的客车分批驶出广州校区东校园 肖遥、黄骅摄

运输行李的货车和运送师生的客车分批抵达深圳校区 黄骅摄
“深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意味着中山大学将办学范围从广州、珠海扩展到深圳,‘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正式形成,为中山大学未来百年发展奠定了重要战略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深圳校区建设启用,是中山大学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践行高等教育“四为服务”的新体现,是中山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动力!
学生上车前接受体温检测 肖遥摄
第一批学生顺利抵达深圳校区 黄骅摄
超前谋划定新局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造就未来。2015年,中山大学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主动将学校事业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2015年6月8日,深圳市与中山大学初步确定深圳校区建设合作意向,拉开了深圳校区建设序幕。中山大学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动合作,9月23日便与深圳市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11月3日,市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教育部同意中山大学利用深圳市无偿提供的5000亩土地、办学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深圳校区。随后,校区总体规划、公开招标、现场踏勘、精确选址等一系列复杂工作顺利完成。2018年6月12日,中山大学迎来了百年办学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深圳光明区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宣布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现在深圳校区第一期工程已通过验收,相关建筑已交付使用。随着深圳校区正式启用,中山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开启了新篇章、新征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方面也将谋新事、开新局!”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表示,深圳校区的启用等于确定了新的办学格局。
把握机遇谱新篇
罗俊校长介绍了中山大学在深圳办学的初衷,希望深圳校区在助力广东和深圳新时代创新引领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撑。“在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深圳校区建设启用,将促进中山大学加快内涵发展,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深圳校区把握发展新机遇,激发工作活力,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议、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人才培养初具规模。深圳校区现有生物科学、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农学等15个专业,涵盖理、工、医、农等学科门类,已全面招录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人才队伍快速壮大。2016年来,中山大学已成功举办四届国际青年学者深圳论坛,吸引了全球近3000名青年学者参加。截止2020年6月23日,深圳校区共引进各类人才749人,现已到岗471人。
学科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校区紧密契合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进行学科布局,现已设立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学院、生态学院等10个学院。深圳校区还将建设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增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科研活力迅速激发。2017年以来,深圳校区科研经费总量已连续两年实现翻番。2019年到账科研经费已突破2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及经费连续两年实现倍增。各学科领军人才获得重大科研项目、获批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计划,科研实力明显提升。
社会声誉日益彰显。深圳校区以“输出高水平创新人才、输出高水平科技成果、输出高水平研发机构”为指导,以“让国家首先想到、让社会首先想到、让学界首先想到”作为评价标准,不断提升校区社会声誉。附属第七医院全面移植中大医科优质医疗资源,引进28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团队,打造8个深圳市“三名工程”团队,疑难危重收治率超过六成,致力让深圳市民大病不出深圳。开业2年多,成为国家航空医疗救援联合试点单位,是深圳市唯一一家“移动医院”建设单位;大力推动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成功实施多例器官捐献手术,精准帮扶云南风庆县人民医院,全面提升该县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科学防控、精准施策,13天建成深圳首个临时留观病区,打造抗疫坚强防线,展现出中大品质、深圳速度,守护深圳人民健康安全,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和肯定。
接续奋斗启新程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被寄予厚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深圳校区立足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前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力争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为中山大学未来百年发展赢得空间。
深圳校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部署,推动深圳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的新举措,既体现了“百年中大、一脉相承”,又为学校早日迈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注入永续发展的动力。“深圳作为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最前沿,一定要有也一定会有若干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满足人民对一流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必将不负众望,一定会为深圳输出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技术科技成果,高水平研发机构,从而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筑牢人才和创新厚势,更好地参与和支持深圳的建设和发展,与深圳这座不断创造奇迹的城市一起迈向新征程,续写新辉煌。”陈春声书记充满信心地说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聚焦深圳校区】今日深圳校区迎来第一批师生进驻
相关推荐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医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院长书记第一课】生命科学学院郑利民院长、赵勇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加强高校附属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 我校历史学系景蜀慧教授修订《南齐书》荣获2017年度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 【我们众志成城】“你们的家人就是我们的家人”
- 我校彭华教授获授“南粤楷模”荣誉称号、王磊教授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守护安全,共同参与
- 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会
- 我校牵头组建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启动建设
- 陈春声书记出席附属第六医院外科一党支部党员大会
- 我校学子在广东高校大学生抗疫征文活动中获奖
- 到边陲墨脱义诊,中大人为祖国献上特别的“庆生”
- 国家卫健委王贺胜副主任一行看望和慰问我校援多米尼克医疗队队员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医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师生午餐会传达学习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上岗会议举行
- 我校 “不忘初心家国情 牢记使命边疆行”——喀什2019专项教育培训(第二期)圆满结束
- 【聚焦升学深造】升学深造率82.5% 打造最好口腔本科——光华口腔医学院推进升学深造工作纪实
- 【2020年秋季会】明确新目标 把握新机遇——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分组讨论观点回放
- 西藏仲巴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梅普琼一行到孙逸仙纪念医院回访交流
- “阿者科计划”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