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榜样的故事】不忘初心 担当作为 引领口腔肿瘤防治事业发展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杨乐、梁玉洁)廖贵清是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荣获“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廖贵清教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唾液腺疾病学组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前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与美容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基金5项,获国家专利2项,参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52篇,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top10)。
一、扎根临床,投身疑难重症救治工作
廖贵清教授扎根临床一线,数十年如一日投身口腔颌面疑难重症救治工作,攻克临床难题,在口腔颌面部、颅底、唾液腺肿瘤及颌面部缺损等疑难重症诊疗领域享有盛誉,是国家卫健委限制性医疗技术“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广东省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组组长,带领团队开展的“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口腔颌面肿瘤颅颌面联合根治术”等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2010年,廖贵清收治了一名来自浙江的巨大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小燕。在全国多家医疗机构都已放弃的情况下,面对极高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廖贵清毅然带领团队与众专家通力协作,最终成功切除肿瘤,重建患者颌面部,其相关事迹受到媒体广泛报道,获得患者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10年至今,小燕两次回院复查,完全摆脱了生命威胁,生活能够自理,更能完成一些简单工作,重新融入了社会。
廖贵清教授收到小燕赠送的锦旗(图片来源:附属口腔医院)
二、追求卓越,孜孜不倦攀登学术高峰
廖贵清教授长期致力于颅颌面肿瘤联合根治、口腔颌面头颈大型软硬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头颈部及唾液腺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揭示了新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侵袭转移及口腔癌-微环境对话机制,提出口腔癌治疗新靶点;创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精准诊疗平台,系统分析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临床发展规律。提出下颌骨缺损国际新分类,个性化运用多种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缺损,实现口腔颌面头颈缺损的精准功能性修复重建。开展口腔癌患者吞咽及语音功能相关研究,揭示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及语音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康复的机制,对口腔癌手术患者开展吞咽及语音功能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功能及生存质量,学术水平及成果获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
廖贵清教授施行肿瘤切除手术(左三站立者)(图片来源:附属口腔医院)
三、言传身教,助力人才培养和技术普及
廖贵清教授至今培养了博士后5名、博士生27名和硕士生46名,多位学生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多所大学和三甲医院的教授、科室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廖贵清教授主持省级教学课题3项,参与获得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积极参与国内、省内医联体的建设,多次参加远程线上会诊和现场手术会诊,进行基层学术讲学和技术教学。廖贵清多次前往西藏林芝、新疆喀什进行医疗帮扶,2019年受邀担任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名誉主任,长期支援喀什,提高新疆口腔医疗水平,造福当地人民群众。他还多次在《羊城晚报》《家庭医生》等多家报刊撰写科普文章,普及口腔颌面外科知识,解答常见健康疑惑。
四、立足专业,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和力量
廖贵清教授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泰国孔敬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他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大会、国际口腔癌大会等学术会议,向世界各地的同行分享中国经验。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2016年受邀于孔敬大学、朱拉隆功大学等十余所东南亚院校进行讲学,培养来自也门、摩洛哥、泰国等国家的多位硕、博士研究生。2019年3月,廖贵清应邀带领团队到泰国呵叻府玛哈拉医院为一名晚期左下牙龈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国际救援”。
五、勇于担当,向国际传授“抗疫中国经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廖贵清所在的口腔颌面外科承担着疫情期间专科诊治的任务,救治了大量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并建立了规范而有特色的防控策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抗疫经验得到广泛关注。3月底以来,廖贵清教授陆续收到美国、泰国等国口腔同行咨询疫情下开展口腔工作的电子邮件。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分享抗疫经验,开展国际合作。廖贵清所带领的团队受邀参加美国OMFS COVID-19 Response Conference视频会议,作为该会议唯一特邀发言的国外团队进行大会发言,向全球介绍抗疫经验,获得《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强国等媒体广泛报道。
从医30余载,廖贵清教授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时刻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积极投身工作中践行医者使命,多次获“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为人民群众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文稿终审:附属口腔医院 陈望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讲述榜样的故事】不忘初心 担当作为 引领口腔肿瘤防治事业发展
相关推荐
- 首届全国经管类本科生论文研讨会在岭南学院顺利召开
- 2019年公共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我校多家附属医院获“广东省高水平医院”授牌
- 【院长书记第一课】国际翻译学院常晨光院长、陈有志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大农学院与凤庆县红塘村开展支部共建与技术帮扶
- 我校附属第三医院卫洪波教授受邀参加2018年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年会
- 【春季会·学习篇】附属第六医院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会议精神
- 中山大学“组团式”援疆研究生队顺利完成交接
- 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专题报告会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艺术学院在师生中开展“音乐党课”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坚定使命,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我校多项政协理论研究成果获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办公厅表彰
- 我校附属第三医院与澳门镜湖医院大湾区医疗联盟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 书记校长与我校科考船建设指挥部驻厂项目团队举行座谈
- 【庆祝党的生日】中山眼科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建设贯穿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始终
- 我校召开中山大学援藏医疗人才座谈会
- 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中山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下)
- 附属第八医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医师节重要指示精神
- 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牵头成立“华南劈离式肝移植联盟”
- 【院长书记第一课】智能工程学院欧阳可全书记、蔡铭副院长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