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带队赴西藏推动我校对口支援工作
中大新闻网广州7月22日电(记者赵现廷)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日前带队赴西藏调研考察,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在林芝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分别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医疗队义诊情况,并慰问了我校援藏医疗人才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林芝市委副书记、市长旺堆,林芝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刘光明,林芝市副市长赵俊等在林芝会见了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一行。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日喀则市副市长甘立泉等在日喀则会见了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一行。
昌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梅方权,昌都市副市长卓嘎等陪同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一行在昌都进行调研。
对口帮扶林芝市人民医院座谈会(来源:党委宣传部 赵现廷 摄)
在日喀则市召开医疗援藏扶贫工作座谈会(来源:党委宣传部 陈诗诗 摄)
在昌都市召开对口援藏工作座谈会(来源:党委宣传部 赵现廷 摄)
在援藏工作座谈会上,我校附属医院的邢世会、万建新、梁颖、张亚停、解东风、林世永、林景琳、周南、李祖勇、梅卫义、黄江龙等援藏医疗人才作了交流发言。他们克服高原环境带来的不适,转变角色、投入工作、尽职尽责、倾情奉献,广泛深入调研,积极开展新技术,努力帮扶培养本地医疗人才,因地制宜开展工作,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孙逸仙纪念医院国家医疗队对口帮扶西藏仲巴县。在海拔5000米的仲巴高原上,队员们克服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成功协助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二级乙等医院——仲巴县人民医院,提前两年完成目标,结束了仲巴县没有医院的历史。在仲巴医疗设施及其简陋的情况下,他们实施了首例剖宫产手术,更指导当地医护人员首次成功开展了剖宫产手术。国家医疗队的到来,让当地产妇再也不用到670公里外的日喀则市进行救治,几位初生婴儿的父母更以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院训为婴儿取下汉文名字。仲巴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梅普琼亲自赴粤,为医院送上锦旗和洁白的哈达,还带去了布满仲巴县十三个乡镇乡亲手印的请愿书,恳请广州的亲人继续帮扶仲巴。
附属第一医院对口支援边坝县人民医院,跨越祖国东西行程三千公里,将精湛的医疗技术、医德高尚的医疗骨干输送到边坝,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助力边坝县人民医院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援藏过程中,为了提升边坝县人民医院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病的诊疗能力,附属第一医院援藏医疗队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每周四下午进行全院人员统一授课培训,提高当地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加快年轻医生队伍的成长,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同时,医疗队还建立起了两边医院无缝对接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打通了危重症患者快速救治的通道,成为缓解西藏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
附属第三医院医疗队对口帮扶察雅县人民医院,负责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内镜、超声等科室的建设,一步步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着力打造医院的特色专科感染科,形成品牌效应,并且在当地培养了业务精湛的医疗团队,医疗水平全面提升。每支援藏医疗队队员代表的交流发言感动了座谈会上的每个人,他们讲述的一个个鲜活而感人的故事,体现着帮扶团队点点滴滴的奋斗与付出,更体现着深厚的粤藏情谊、藏汉情谊。
会上,罗俊校长对援藏医疗队给予了高度赞扬,对藏区干部群众坚守边疆深表钦佩。他表示,援藏医疗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很好地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健康医疗需求,造福藏区各族人民。接下来要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有计划地推进医疗援藏工作,形成更科学更完善的帮扶模式。他希望当地可以增加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双方在多领域继续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同造福藏区各族人民。
陈春声书记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中山大学一直深入贯彻国家“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以高度的政治站位,积极响应各级援藏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学校医疗资源的优势,尽锐出战,支持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表示,学校将会一如既往、加大力度推动援藏工作,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切实提升边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林芝分队座谈会(来源:党委宣传部 赵现廷 摄)
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昌都分队座谈会(来源:党委宣传部 赵现廷 摄)
在研究生支教团座谈会上,林芝分队的张笑天、胡晋川、周钺、唐芮、张玉子、戴榕伶、钱烨尧、刘欣鑫和昌都分队的郭沃栋、宋文馨、曹金剑分别进行了工作汇报。他们坚持扶智、扶贫、扶志相结合,专心教书育人,尽心协助行政工作,用心开展公益项目,得到了当地的高度认可。
罗俊校长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们在西部用心、用情、用爱教学,扎根西部、传授知识、播撒爱心、育人育己,在服务西藏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成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他希望支教队员们磨砺意志、发扬作风,将个人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向党和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陈春声书记指出,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是一支有着21年光荣历史的队伍,是一支信得过、靠得住、能吃苦、善奉献的队伍,支教队员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为西部的孩子们打开知识的窗口,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了当地的认可。他表示,支教是人生中的宝贵经历,是队员们了解社会、接触基层的重要途径之一,希望同学们在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为西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据了解,自1999年以来,我校选派了21届共250名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的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分赴多地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其中,有15批共135名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自2005年赴林芝一中和巴宜区中学进行支教, 6批共21名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自2014年赴昌都一高进行支教。支教团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代表,如海军郑州舰实习舰长韦慧晓(第七届在林芝服务)等。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调研医疗队义诊(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在昌都市调研医疗队义诊(来源:党委宣传部 赵现廷 摄)
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一行还前往了日喀则市白朗县、昌都市分别调研医疗队义诊情况。调研中了解到,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过程中,学校相关附属医院选派医疗专家来到当地进行帮扶,通过制度建设、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病例讨论、学术讲座、参与创建等“造血”举措,锻造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附属医院负责同志参加了有关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带队赴西藏推动我校对口支援工作
相关推荐
- 中山大学2019年党外代表人士研讨班在大别山干部学院举行
- 我校举行深圳校区建设工作推进会
- 2019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落幕 我校龙舟队创佳绩
- “古愚荷心——朱谦之先生遗作文献展”开幕
- 我校附属第七医院:医疗扶贫搭上5G技术快车
- 【榜样的力量】独行快 众行远——记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党支部麦海强教授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2019年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春季会·笔谈篇】辩证把握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的关系,构建更加开放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 “广东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孙逸仙纪念医院传达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 2020年第三次(扩大)会议
- 【大学习】化学学院行政党支部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 我校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一
- 【榜样的力量】筑基强本 培根正心——记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 【聚焦深圳校区】相约鹏城,心向光明——写在搬迁深圳校区之际
- 【榜样的力量】铸牢理论根基 唱响红色旋律——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党支部
- 【光明日报】中山大学用核技术灭蚊子
- 肿瘤防治中心召开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新闻发布会
- 航空气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气象联合研究院筹备启动会举行
- 教务部招生办公室(外国留学生办公室)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