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西沙群岛 再发现新物种
西沙群岛再发现新物种!自去年10月命名羚羊礁海蝽后,中山大学科学家再次宣布在西沙群岛发现新物种。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贾凤龙课题组与谢强教授课题组共同完成了新物种发现工作,并将新物种命名为石屿海泽甲。
石屿海泽甲的体长只有1.10—1.22毫米,体宽0.62—0.69毫米;其生活在珊瑚石的细小孔洞中,运动非常迅速,捕捉难度很大。这是继台湾省记录该亚科之后,我国第二次在领土领海范围内发现严格海生的甲虫种类,刷新了对于中国昆虫区系和海洋动物区系的认识。石屿海泽甲的模式产地是石屿礁,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东部,以石屿作为该新物种的合法名称,具有维护国家南海权益的特殊意义。
海生昆虫对海洋环境有特殊的适应机制。该新物种的发现,有助我国在未来开展海洋生物学、进化生物学、行为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0-06/24/content_7889829.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方日报】西沙群岛 再发现新物种
相关推荐
- 【聚焦升学深造】构建“学养深厚、志存高远、审慎笃行”导向的学业发展支持体系——物理学院推进升学深造工作纪实
- 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信仰根基
- 【榜样的力量】努力奋斗 不负韶华——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淑娴
- 【秋季会·学习篇】离退休工作处学习贯彻学校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南方海洋实验室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 【“十四五”规划】同心共铸深蓝梦,砥砺前行再扬帆
- 致敬抗疫英雄,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我校面向2020级新生举行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
- 我校农学院举办智慧农业研讨会
- 【主题教育?行动篇】畅通渠道 广纳意见 推动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惧安危、勇于担当,附属第七医院守护一方百姓安康
- 【我为群众办实事】附属第八医院骨科党支部赴青海格尔木义诊
- “第二届公共卫生实践技能演练大赛”成功举办
- 【聚焦两会·中大时间】中大校友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 【主题教育·行动篇】附属医院有妙招 看病问诊不再难
- 中山大学红色三部曲之音乐话剧《笃行》专题座谈会召开
- 中山大学举办第二期校情通报会
- 【榜样的力量】用红色书写亮丽青春——记国际翻译学院章文怡
- 美国IUPUI校长Nasser Paydar一行来访我校
- 【讲述榜样的故事】砥砺创新,中国医疗添“爱(AI)”心——记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