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落户附属七院
1月14日上午,深圳市移植高峰论坛暨附属七院器官捐献登记系统启动仪式在我校附属七院举行。附属七院成为全国第三家,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在公立医院平台上推动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工作。
启动仪式现场
附属七院何裕隆院长指出,附属七院将依托中山大学医科的强大实力,持续加大投入,在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为器官捐献这项“人间大爱”的事业贡献力量。
广东省卫健委巡视员刘冠贤指出,广东省器官捐献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希望“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落地附属七院,能够依法执业,推动深圳乃至广东省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会长王立基希望能够把海峡两岸器官捐献和移植的网络建立起来,实现器官互通与共享,把海峡两岸医疗事业的交流推向一个新的平台。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洪涛介绍“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施予受”平台成立于2014年3月,是国内第一个器官捐献登记网站,目前已有73万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
中国器官捐献事业彰显文化自信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中国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作《中国器官捐献移植事业彰显文化自信》的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共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6346例,共完成器官移植共20110例,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黄洁夫说,“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以一种无可争辩的伦理学方式成为世界上第一器官移植大国,今天附属七院器官捐献平台的启动就是我们行动的冲锋号。通过器官移植推动学科发展,附属七院尽快成长为’参天大树’。”
无缺血器官移植时代的降临
论坛上,附属一院副院长何晓顺教授指出,器官移植已经进入了2.0时代。
2017年,何晓顺团队成功实施全球首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手术,创造了“不中断血流”的新纪录。该项新技术将使肝脏器官功能得到最大的保护,器官损伤将降至最低。这标志着,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落户附属七院
相关推荐
- 南粤大地的百年征程:从革命摇篮到世界级湾区
- 我校医学院举办“基础教研室教师走进医院”联合试讲活动
- 中山大学举办第二期校情通报会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国际金融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三十一)】以“三大建设”为石,筑世界癌症中心——关于肿瘤防治中心“三大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我为群众办实事】校工会举办深圳校区院系工会工作交流会
- 【院长书记第一课】历史学系(珠海)吴滔主任、朱志辉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三十三)】守初心 担使命 新征程 再出发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大管理学院: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
- 罗俊校长出席物理与天文学院天琴中心教工党支部党员大会
- 【榜样的力量】与群众多沟通,才能做好党务——记附属第七医院陈起坤
- 【榜样的力量】亲切而认真,她是引领学生成长的知心姐姐——记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冒荷芬
- 【庆祝党的生日】海洋科学学院落实“三全育人”,树立党建标杆
- 我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8年第四次(扩大)会议
- 我校多个女教职工先进集体和个人获荣誉表彰
- 海洋科考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 【主题教育 ? 学习篇】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五、六次集中学习研讨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中山眼科中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党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
- 中央宣讲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广州举行,马兴瑞作宣讲报告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