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中大时间】“天琴一号”在轨验证全部通过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
新闻网讯(记者卢旖维) 21日,正值全国两会开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经过多方评估,我校去年年底发射的“天琴一号”卫星六大技术在轨验证全部通过,且所有性能均好于任务指标。这一消息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报道。“天琴一号”再次引来媒体高度关注和广泛宣传。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天琴一号”在轨验证消息
罗俊校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琴一号每项技术指标都优于任务目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最高水平。他说:“目前卫星状态良好,下一阶段将进入拓展实验阶段。”
天琴一号卫星设计概念图 (来源:中山大学天琴中心提供)
据介绍,由国家航天局正式立项的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卫星“天琴一号”于2019年12月20日在太原发射成功,承担着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六大技术的在轨验证任务,任务为期六个月。
罗俊校长介绍,“天琴一号”的核心任务是验证空间惯性基准技术,好比引力波“探头”,这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包括高精度惯性传感、微牛级连续可调微推进和无拖曳控制三大关键技术。其余三大技术分别为高精度激光干涉测量技术、高稳定度温度控制技术和高精度质心控制技术。
其中,高精度惯性传感技术在轨测试结果,比国内现有水平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以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掌握高精度惯性基准技术的国家。微牛顿量级可变推力冷气推进系统在轨试验结果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图片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技术验证结果超乎预期的优良表现,除了所验证技术本身的成熟之外,离不开卫星平台的优良表现,这是科研机构与工业部门的一次漂亮协作。”罗俊表示,“天琴一号”的成功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多个部委、高校和企业的通力协作,创新基础研究走向转化应用、服务国家战略的合作机制。
据悉,“天琴计划”分步实施、“沿途下蛋”,一方面各步骤任务有自己的科学产出或重大应用,另一方面又分阶段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从而保障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最终开展,为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出应有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聚焦两会·中大时间】“天琴一号”在轨验证全部通过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
相关推荐
- 【纪律教育学习月】农学院直属党支部举办纪律教育月专题辅导报告会
- 【春季会·学习篇】材料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中山大学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专题研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秋季会·学习篇】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省卫健委领导赴阳西县调研孙逸仙纪念医院“组团式”帮扶工作情况
- 【2019秋季会】中大人热议2019年秋季工作会议
- 【秋季会·学习篇】哲学系传达学习2020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召开援疆干部座谈会
- 【大学习】附属第一医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医师节重要指示精神
- 【主题教育·行动篇】中山眼科中心:群策群力防风险,真抓真改保安全
-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获香港玖龙纸业公司捐赠5000万元
- 【身边人 身边事】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东校园——东校园安保工作侧记
- 【榜样的力量】关爱学生 尽忠职守——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曹波
- 【榜样的力量】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 【春季工作会议?落实篇】我校学工系统召开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推进会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艺术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获得云南省、广东省脱贫攻坚多项表彰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埔院区:中药饮用一键可达
- 我校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确定多项合作内容
- 民进中山大学总支部委员会成立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