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报道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成果
1月11日,辽宁日报第2版刊发报道《沈阳师范大学打造“四有”思政课堂》,深入报道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成果。内容如下:
沈阳师范大学打造“四有”思政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连接社会2021年01月11日
本报讯记者关艳玲报道思政课堂是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多年来,沈阳师范大学一直把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作为首要任务,打造“四有”思政课堂,不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打造有质量的思政课堂,学校聚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出教改新理念,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格局、加大精准施策力度,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打造有魅力的思政课堂,学校不断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一课一特色、一师一优课”教改工程。进行了“一多结合”“开放式教学”等模式的创新及探索,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讲坛”“红色文化大讲堂”等育人活动。实施精品课程培育计划,组织教学观摩活动等,推动教师进行教材攻坚和教法攻坚,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自主学习。
打造有底气的思政课堂,学校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构建了集全员轮训、专题培训、进修、访学、实践研修为一体的教师培养体系,在配齐教师队伍的同时不断聚焦教师内涵建设。同时,对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培养。通过定期举办集体备课会、示范课堂与教学沙龙等,督促教师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内涵建设。
打造有特色的思政课堂,学校持续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现课堂传授与实践教育同频共振,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校先后与雷锋学院、省关工委等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围绕辽宁区域文化特色,把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为实践主题,鼓励学生采取多元化实践途径开展实践活动,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经年培育终出硕果。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辽宁省首批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党建协会入选沈阳高校“十佳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辽宁日报》报道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成果
- 上一篇:我校教育教学成果再创佳绩
- 下一篇:稳步推进考试改革 教考分离初见成效
相关推荐
- 我校辅导员李晔南荣获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沈阳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文学院系列活动
- 沈阳师范大学师生作品入选中宣部2019年“原动力”中国高校动漫出版孵化计划
- 学校党委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 我校体育科学学院学生任子威获短道速滑世界杯冠军
- 《中国教育报》刊登我校党委书记贾玉明教授的理论文章
- 旅游管理学院邀请科学出版社专家作报告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 我校迎来秋季学期首批返校学生
- 我校获评“辽宁最美校园”
- 学校党委召开2019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
- 学校领导深入部分单位指导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学校党委获评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受到表彰
- 加拿大农业部Lethbridge研究与开发中心张亚川博士到访粮食学院并作报告
- 造炬成阳 筑梦未来
- 我校新增5门国家级“金课”
- 我校“深时古生态与古环境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辽宁省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平台
- 学校领导班子指导各学院深研“十四五”发展规划
- 沈阳师范大学第九届“大学生形象礼仪培训会”圆满落下帷幕
- 学校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升国旗仪式
新闻公告
- 扎实推进疫情防控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03-17
- 全校众志成城,坚决落实落细疫情防控举措 03-14
- 学校党委召开中层领导干部任命大会 03-14
- 沈阳师范大学干部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14
- 党委书记贾玉明与新提拔任职中层干部集体谈心谈话 03-08
- 我校召开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座谈会 03-08
- 新学期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调研 03-07
- 我校喜获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项目 02-26
高考招生
- 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