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与中国三大一级学会成功主办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研讨会”
8月6日,西南交通大学与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三大国家一级学会联合主办了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共同承办。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执行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沈中伟教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陈志龙教授共同主持本次会议,邀请了陈湘生院士、日本太平洋咨询公司湯浅岳史部长、新加坡奥雅纳公司陈荣兴董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院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晓冬院长、中国铁建雷升祥总工程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冷嘉伟书记、中铁二院集团金旭炜副总工程师等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交流地下空间防灾的经验,共同解决城市地下空间防灾中遇到的问题,探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同步直播了本次会议,吸引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等近2万人线上参会。
中国工程院陈湘生院士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陈志龙理事长
大会受到了各界领导及专家的大力支持,西南交通大学姚发明副校长、中国建筑学会李存东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杨晓杰秘书长分别在开幕式致辞。
西南交通大学姚发明副校长
姚发明代表会议承办单位对与会专家表示了感谢与欢迎,他指出,虽然西南交通大学近年来研发了诸多推动地铁等地下空间建设的技术,促进了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但是随着地铁、隧道等地下空间的急速发展,地下空间防洪、防火等研究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西南交通大学理应肩负重任,为地下空间防灾做贡献,在研究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的同时研究地下空间使用安全保障体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高校、企业、社会各界同仁的共同使命。
中国建筑学会李存东秘书长
李存东提出地下空间由于其阴暗、封闭、地势低等特殊性,在应对灾害方面需要更加谨慎考虑,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应该肩负使命,积极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尽快研究出台地下空间防灾设计导则及标准,建立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保障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贡献力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秘书长
石楠提出目前我国地下空间建设需求量大,地下空间的复合型利用需要重视发展与安全间的平衡关系,构建城市整体防灾体系的核心价值,推动城市向韧性、健康发展。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杨晓杰秘书长
杨晓杰提到,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地下空间防灾的水平,希望各专家借此机会分享研究经验与相关成果,共同推动地下空间的综合发展。
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西南交通大学执行院长沈中伟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执行院长沈中伟教授主持了日本地下空间防灾策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地下防洪工程、东京地铁防洪措施等8场特邀报告。他指出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迅猛,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庞大,所暴露出的内外灾害也日趋明显。在此重要发展节点,各三大一级学科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将地下空间的安全治理、应急调控作为核心议题,积极打造出我国可持续性的防灾体系。在特邀报告的最后环节,陈湘生院士系统地构建了韧性基础设施的发展及研究框架,他提出在我国城镇化演变的过程中需要把应急措施前置于预知预控,并从“城”“市”“管”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韧性城市的主要内涵。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陈志龙主持了王凯、石晓冬、金旭炜等十多余名来自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工程、人防工程等多领域专家进行研讨,专家学者围绕地下空间防洪、消防、抗震、人防等,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多个视角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经过1个多小时的多学科思维碰撞,会议对地下空间外部灾害(战争、高温等)的防灾特性及内部灾害(火和水等)的易灾性进行了多学科的深入研讨,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体系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本次会议提出了聚焦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应对内涝灾害困局,从多学科、新思维、新角度交流地下空间防灾经验,将地下空间防灾作为城市综合防灾的重要部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防灾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发展。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城市的突发灾害,这需要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携手共进、共同应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南交大与中国三大一级学会成功主办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研讨会”
相关推荐
- 保卫处关于试运行自助缴费和因公预约系统的通知
- 关于举行“119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的通知
- 校领导率队赴马尔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 学校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项目案例
- 交通大学的使命与担当(二)
- 学校党委召开第171次常委会(扩大)会议
- 西南交大学子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再获佳绩
- 【光彩2019】饮食服务中心:守初心,担使命,全心全意为师生做好饮食服务保障
- 保卫处致全校教职工的一封感谢信
- 【共克时艰 交大战“疫”】爱心帮扶远牧行 教育之重入人心
- 西南交通大学举行“礼赞新中国 唱响新时代”2020年新年茶话会
- 探寻铁军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生命学院赴成昆线旧址、中铁十八局成昆项目部采访学习
- 关于举办2021年西南交通大学“4.23”世界读书日经典阅读推广系列活动的通知
- 学校组织开展离退休教职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送学上门”活动
- “爱心交汇,大学助农,e心携手,共振乡村”—— 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定点帮扶系列活动倡议书
- 爱老敬老,学校多部门联合开展寒假为离退休教职工送餐到家服务圆满完成
- 中层领导干部岗位公开竞聘(2020年第2号)资格审查及答辩有关事项公告
- 西南交大与四川交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西南交大召开2020年招生就业工作表彰会
- 全国铁道团委来校调研
新闻公告
- 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6
- 西南交大召开中层干部大会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03-15
- 2022年大学生入伍倡议书 03-14
- 吉利学院阙海宝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1
- 校领导调研指导后勤基建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