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铁军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生命学院赴成昆线旧址、中铁十八局成昆项目部采访学习
为深入学习党史,在建党100周年、建校125周年之际,4月21-23日,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张伯言带领生命学院本科制药党支部、生命学院学生会、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电视台杨宝兴、张熙、陈际宇、刘子淏四位同学,共同组成铁道兵采访摄制组,前往老成昆线旧址、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铁十八局成昆项目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采访学习。
老成昆铁路线自1952年开始勘测,1956年开始筹备,旨在进行国家“大三线”建设。作为“两基一线”中的重要铁路线,毛主席曾说:“铁路修不好,我睡不好觉,没有钱就把我的工资、稿费拿出来,没有路就骑毛驴去,一定要把成昆铁路打通。”自此,修建成昆铁路线这一重任正式交给了铁道兵。如今,在老成昆线旧址旁,新成昆铁路线正在修建,此次采访的四位铁道老兵正在中铁十八局新成昆铁路线上辛勤工作。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我也害怕,没有人不害怕,但是大家都冲上去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害不害怕了”这是摄制组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几句话。铁道老兵阮振和在铁道兵军改工后为国家基建继续奉献了四十年,他谈到当年的艰苦条件时说到:“当时我们都是人工推斗车运渣土,打的隧道里水都到膝盖那么深,有一股直径一米多的泉水喷了半年多才停下”“想家,一年只能回一次家”。铁道老兵宋银山讲道:“当时没打过隧道,第一次打隧道害怕”“隧道里水特别大,每天回去身上从里到外都是湿的,人都是穿着连体防水裤站在水里干活”“最艰苦的就是成昆线”。铁道老兵白振江、吕常生也讲到:“打石头那都是用锤子砸的”“那时候哪有公路啊,东西都是人背马驮走山路送进来的,推车都推不了”。
“当时打的隧道是夹层,打的不好老是掉下来,很危险”,当我们问到铁道老兵们害不害怕时,他们的回答总是十分的相似:“都是当过兵的人,我们没啥说的,军令如山!”“我们当兵的都是这样,没困难我要上,有困难闭着眼睛也要上,这是我们铁军的光荣传统!”。
“(当年)我们一个月打316.8米的成洞”“那都是我们铁道兵建的!”每每讲到这里,铁道老兵们总是激动的、骄傲的。“为什么当兵,当兵那是光荣的!当过兵那是自豪的!”“当时的铁道兵精神,到现在都忘不了”“老成昆线条件那么艰苦铁道兵都能干,我们现在成昆线条件这么好,我们当然能干,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铁道老兵宋银山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家了。“项目上缺人,而我啥都会,我是当兵的,哪里缺人我就去哪里顶上”“家里人肯定会担心啊,我就说没事没事,这么多年都过来了”“现在条件好了,以前那会打电话一分钟要两块钱,一个星期才舍得打一次电话”。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每次采访的最后,铁道老兵们都会唱起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此时铁道老兵眼里有光,激昂的歌声中流露着自豪与骄傲。歌词中唱着雄壮的铁道兵精神,仿佛当年18万铁道兵浩浩荡荡地开进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的场景就在眼前,在被视为筑路禁区的地方竖起历史丰碑。
采访中,摄制组到达项目部后才得知几位老铁道兵目前仍在施工第一线工作。在确定采访安排后,摄制组连夜调整拍摄计划,修改采访内容,整理拍摄装备,驾车前往各个施工地点。此次采访条件十分艰苦:崎岖蜿蜒的山路、路两旁未来得及清理的落石、漫天弥漫的风沙。但摄制组同学都表示“确实是第一次体验这种环境,但是同铁道兵比起来,这显得微不足道”“此次采访对我自己而言,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不觉得条件艰苦,内心只有对成昆线精神、铁道兵精神的敬佩”。
结束采访后,摄制组参观了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的铁道兵纪念馆,馆长王帮华先生给摄制组详细讲述了铁道兵的光辉历史,以及为国家基建、交通事业,为国家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
“希望你们能把我们的这种铁军精神宣传出去、传承下去!”这是每一位老铁道兵在采访结束后都会嘱咐摄制组的一句话。为期三天的采访,摄制组体会到了不怕苦不怕累,忠于党和国家,为人民的需要、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全部力量的铁军精神,摄制组的同学表示:“一定尽自己所能,把我们所体会、见识到的铁军精神在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传承下去”。
此次赴成昆线旧址、中铁十八局成昆项目部采访铁道老兵主题活动,通过倾听铁道兵前辈的故事,了解铁道兵的初心与经历,最终将制作采访纪录片。摄制组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将铁道兵精神树立为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探寻铁军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生命学院赴成昆线旧址、中铁十八局成昆项目部采访学习
相关推荐
- 信息前沿高端学术论坛暨IECT 2021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 关于举行“秋实晚晴”之“九.九重阳”趣味游园活动的通知
- 黄楠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获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关于举办“明诚讲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第一讲)的通知
- 让身边的社区场景成为市民的诗意与远方
- 交大力量:西南交大桥梁风工程团队助力虎门大桥恢复通车
- 西南交大与国网四川电力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王顺洪率团拜访中铁一局
- 省教育厅领导来校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 王顺洪会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
- 《西南交大报》评论员文章:奋力夺取疫情防控与学校改革发展的“双胜利”
- 喜报:西南交通大学再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翟婉明:高铁梦就是我的“中国梦”
- 国际铁路联盟(UIC)与西南交通大学2021项目结题咨询评审会顺利举行
- 西南交通大学部分中层领导干部岗位公开竞聘公告(2021第2号)
- 致全体交大人的一封信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学术基金启动
- 杰出校友邹世昌院士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 西南交大建筑与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中期督察圆满结束
- Light成都办公室揭牌启用
新闻公告
- 成都石室中学田间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6
- 西南交大召开中层干部大会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03-15
- 2022年大学生入伍倡议书 03-14
- 吉利学院阙海宝校长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03-11
- 校领导调研指导后勤基建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