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长教授等完成的古洪水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科信[2021]1号)》,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黄春长教授主持完成的“汉江上游(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全新世古洪水气候文学研究”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近年来我校教育部科技奖励的新突破。
该成果是在黄春长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江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区)万年尺度古洪水水文学研究(41030637)”等一批项目支持下,由黄春长教授亲自带队,庞奖励教授、查小春教授和周亚利副教授及一大批研究生参加,先后经历八年时间,深入汉江上游,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畏艰险,实地调查研究、测年断代、模拟分析,取得了重要突破性进展:一是在汉江上游沿岸发现全新世特大洪水事件沉积学记录,建立了具有确切河流泥沙学与水文学意义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鉴别标准;二是通过多种方法测年断代,发现了全新世特大洪水事件主要发生时段,掌握了一万年来汉江上游特大洪水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规律;三是发现全球性气候恶化事件与突变转折阶段,大气环流状态失稳,气候变率增大,既有严重干旱,又有暴雨洪水发生。突破了前人关于气候变化粗浅简单的“温暖湿润期”“寒冷干旱期”概念性模式,丰富了全球变化、气候变化、气候事件等概念的科学内涵;四是通过模拟分析和多途径检验与验证,获得了这些特大洪水事件的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解决了汉江上游工程水文学难题,填补了超长尺度河流水文数据空白;五是针对河流古洪水洪峰水位恢复的难题,创设了新方法,使古洪水的洪峰水位推求更加准确,具有重要的应用性前景。
这些原创性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大科学理论价值和应用性前景,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认可。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本学科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得到了国际气候水文和全球变化科学领域同行的大量引用和充分肯定性评价。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学技术)是教育部为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而设立的奖项,每年提名、评审一次。旨在奖励在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等学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黄春长教授等完成的古洪水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相关推荐
- 【初心·使命】外国语学院:坚持“五抓五促”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走进我校
- 第十三届“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隆重开幕
- 凝聚共识 统筹推进:我校本科招生线上宣传全面启动
-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来函表扬我校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
- 音乐学院2017届硕士研究生姜慧入围第二届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 . 23”艺术节优秀成果作品展
- 我校赴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推进“驻村联户”扶贫工作
- 《光明日报》采访游旭群校长:面对疫情 也需心理防“疫”
- 出版总社党总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中学习研讨
- 心理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支部工作推进会
- 【初心·使命】心理学院:聚焦三个维度,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 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雁塔校区家属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工作部署会议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研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
- 我校召开新提任正处级干部任职集体宣布会
- 早谋划细安排 陕西师范大学扎实做好研究生返校筹备工作
- 美术学院开启一站式“云”服务,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 学校部署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创建工作
- 我校召开新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部署会
- 我校举办陕西省高校实验室安全学术交流会
- 我校举行“在名师引领下成长:教学名师与国家公费师范生面对面”系列活动
新闻公告
- 李贵安赴陕西部分区县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4
- 马晓云赴青海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1
- 董治宝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10
- 马博虎赴甘肃对接基础教育工作 06-09
- 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调研信息公开工作 06-08
高考招生
- 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本科和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