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12月8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科技创新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我校党委书记曹锡康,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副校长舒静,我校终身教授段逸山,复旦大学教授陈学明、邹诗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卫平,《上海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上海党史与党建》副主编贾彦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朱惠蓉主持上午议程。
曹锡康在致辞中强调,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次会议是两者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主题,就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落实到思政课和思政工作中,如何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等,对于学习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等院校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更要在课程思政等日常教学中推进实践研究,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针,开启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育人新征程。
在上午的主旨发言中,段逸山从“天性”“需要”“同构”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从“专属”和“引领”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的历史使命。他旁征博引,指出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鲜活的和动态的,中华民族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融合交流,能够在开放中吸收,在融合中更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需要中华文化提供充分的营养,中华文化的发展亦需要马克思主义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同构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征途中,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承担着“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重大历史使命。
陈学明指出,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显示真理的威力,必须要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作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的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的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医药特有的辨证思维方法、整体观念以及人文主义精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医药文化交融互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实践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医药文化交融互通的研究,不仅能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和促进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大量的灵感和动力,还可以增强和促进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陈卫平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两个结合”的时代需求,进而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可从“中华”“优秀”两个角度切入,进一步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边界和内涵,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和评价标准。对中医药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医药文化中阴阳论、元气论、五行论等深邃的哲学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中医药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等方面都可以做深入的学理分析和研究阐释。
邹诗鹏认为,应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思维方法与中医药基础理论及其中医思维的关联性,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人、生存、身体、意识等对中医现代化的意义,除治理外,还可研究中医理论有关仁、和、通、温等理念与方法对于当今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应当在开放和文明互鉴的论域深入论证中医药文化何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外,上海中医药文化传统尤其是近代以来上海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上海中医药文化在中西医结合方面所做的探索及其成就,均有待于深入发掘。
交流发言环节,吕东卉指出,此次会议“打开了一扇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会贯通的示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必然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与集中体现,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必然的促进作用。贾彦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景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用科学的语言、现代的语言来解释中医,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去理解中医药文化。
下午交流发言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陶思亮、科技人文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吴志新分别主持,科技人文研究院教授叶进、张亭立、张如青、王兴伊,副研究员宋欣阳,副教授姚洁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芳,副教授何兰萍、顾云湘、彭卫华;《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主任李海英等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教学实践现状与展望”主题各抒己见,分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舒静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讨论会,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希望本次论坛的研究成果能在全校教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
本次研讨会由我校党的建设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技人文研究院共同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人文研究院教师,以及学校附属医院、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党组织负责人等参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人文研究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相关推荐
- 民盟天津市委、民盟上海市委一行来校调研
- 我校举行朱依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
- 我校第二十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
- 民盟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 我校系统十九项成果获第十一届上海中医药科技奖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学高端人士中医药研习班在我校举行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召开2022年迎新春座谈会
- 我校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曹锡康书记率队赴西藏交流并慰问援藏同志
- 中华医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建馆8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 2018年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武术拳操比赛在我校举行
- 《自然》主刊首次以焦点关注特刊的形式关注中医药的发展 我校多个研究团队受邀采访展示
- 鼓励中医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副校长杨永清走进《岐黄中国》思政大课堂
- “一院两馆”党建共建:亮出铸魂育人文化牌,打好“四史”教育组合拳
- 市教卫工作党委来校开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贯彻情况专项调研
- 春节前夕,校领导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 中医西医汇聚创新研究院2021年度会议暨“神志病研究所”揭牌仪式举行
- 我校武术健儿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四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中再夺佳绩
- 传承与创新,民盟市委与我校党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我校进博会志愿者表现出色 展现中医青年独特风采
新闻公告
- 馆校联动云端话中医,协同文化育人显成效 03-16
- 校领导专题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03-05
高考招生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核准备案表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