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中医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副校长杨永清走进《岐黄中国》思政大课堂
10月30日,副校长杨永清走进《岐黄中国》思政大课堂,进行了“创新药、中国心——源自针灸的靶标发现之科学路径:以针刺防治哮喘为例”的专题教学。他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行科技创新等要求,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中医药守正创新、科学探索路径、坚定“四个自信”等几个部分深入讲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内容、缜密深邃的思维,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鼓励学生们珍惜韶华、立鸿鹄志、奋发有为。
杨永清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扣科技强国战略、“健康中国”战略,让学生们深入思考中医药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问题。围绕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使命,杨永清指出,创新药物是现代生物医药发展的核心,靶标发现是创新药物的首要步骤。继而,他从经验传承、临床疗效、效应调节、生物过程、物质基础、靶标发现、总结展望这七个方面展开详述,引导学生学习创新药物研发的科学探索路径。在科学探索路径问题上,杨永清特别强调中医名师名医传承的重要基石作用,指出中医名师名医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源泉。期间,他回忆恩师、名医邵经明教授的点滴往事,邵经明一生熟读经典、崇尚大医精诚,以其谦恭儒事、鹤龄道身,终成一代精诚大医,以此激励学生们不仅要继承名师名医的学术思想,更应当学习其人格魅力。最后,杨永清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坚定“四个自信”,中医人首先要自信,自强不息,奋勇拼搏,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医文化负责,更是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负责。
授课中,学生们针对有关针灸靶标创新药物研发的文章在国际发表、中医药试验中的受试人群疗效评估等诸多问题与杨永清进行交流互动。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收获良多,也感到自身所担负的重要使命,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继承中医药科学理论体系,切实提高中医药的防治疾病功效,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鼓励中医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副校长杨永清走进《岐黄中国》思政大课堂
相关推荐
- “岐黄仁心 合力抗疫”主题云展览正式上线
- 我校举行“习语回响 致敬百年”思政课展演
- 2021年我校“5·12国际护士节”大会举行
- 我校附属龙华医院研究团队发现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生物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附属曙光医院举办“中医之道·篆刻之美”文化艺术展
- 校党委常委会举行党史专题学习研讨 领学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 我校举行研究所2021年度总结研讨会
- 校党委书记曹锡康走进《岐黄中国》思政大课堂
- “一院两馆”党建共建:亮出铸魂育人文化牌,打好“四史”教育组合拳
- 我校召开第二十五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 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运动辅助的智能虚拟现实康复训练技术和系统研发及临床示范应用”中期总结暨临床科研培训会召开
- 首届“中医汉语桥”文化交流活动在我校举行
- 我校交叉科学研究院张卫东、陈红专教授团队受邀在天然产物顶级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发表热点综述
- 我校在西医院校开设的首门中医通识课程获好评
- 校领导慰问军训团师生
- 共建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急诊与重症医学)协作会议暨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联盟成立大会在附属龙华医院召开
-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率队到我校开展专题调研
- 我校附属龙华医院通过HIMSS EMRAM七级评审
- 中华医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建馆8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 中国科技峰会系列长三角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层次专家研讨会在沪召开
新闻公告
- 馆校联动云端话中医,协同文化育人显成效 03-16
- 校领导专题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03-05
高考招生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核准备案表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