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两馆”党建共建:亮出铸魂育人文化牌,打好“四史”教育组合拳
5月29日,为贯彻落实校党委“四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上好“四史”必修课,基础医学院党委、图书馆党总支和博物馆党支部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一院二馆”党建共建活动,举办“四史”学习教育首场报告会暨“生生”文化讲师团成立仪式。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铁峰出席并讲话。学校终身教授段逸山、王庆其,基础医学院、博物馆、图书馆师生党员代表参加。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陈晓主持会议。
陈晓指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的“必修课”,抓好抓实“四史”教育是当前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四史”教育只有贯穿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培养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过程中,才能做到“规定动作”扎实到位,“自选动作”突出特色。在“四史”教育期间,学院党委决定成立“生生”文化讲师团,旨在加强政治引领,拓宽育人资源,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增强投身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使命自觉,提升育人工作质量。
博物馆馆长兼党支部书记李赣在欢迎辞中介绍道,中医药博物馆经历了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三个时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学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断增强文化育人功能,在思政和党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随后,“生生”文化讲师团成立仪式举行。段逸山为讲师团授旗,他特意为“生生”文化讲师团赋诗一首:“一院二馆讲师团,兰蕙咸集开新端。人文化成为生生,杏林内外方寸焕”,并寄语学生:在深入学习和讲好“四史”故事的基础上,还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故事和中医药文化中的“大医精诚”故事。讲师团学生代表、2019级博士研究生党员吕仪在接旗后郑重表态,将勇担“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使命,努力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好中医药文化,让中医瑰宝薪火相传。为加强文化讲师团建设,发挥名师名医名家作用,基础医学院党委决定聘任包括学校终身教授,文化名家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博物馆等资深学者专家在内的一批老师担任讲师团指导老师,许铁峰为他们颁发聘书。与会领导为学生讲师团代表颁发聘书。
许铁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一院两馆”以党建共建的方式,围绕“四史”教育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的做法。他强调,要在“四史”中理清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在讲好中医药历史故事中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他就我校如何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四史”教育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把握政治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二是体现立体性,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三是突出时代性,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担当。他希望三方在党建引领下深化合作,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四史”教育,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建设共进共强、各方面发展共通共融,在培养时代新人上探索出上中医经验,实践出创新成果。
仪式结束后,王庆其作“四史”教育首场报告,这场报告也是基础医学院党委在“四史”教育中着力打造“初心学堂”的重要内容。王庆其认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坚持党建引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他回顾20余年求医之路感慨道:“我是党的中医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有幸处在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期,得国家师承政策的阳光,又得恩师之荫佑。导师的谆谆教诲,给于我的成长留下了永恒的‘能源’。”他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医药在病因、治法、用药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中国方案。王庆其鼓励青年学子做当代“明医”,即“明担当”“明思路”“明定位”。同时,他强调教育者要坚定不移地把增强中医院校学生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传承中医的自觉意识作为中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中华文明的原创瑰宝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作为此次党建共建单位之一的图书馆党总支依托资源优势,为“一院两馆”开展“四史”教育做好服务保障。专设“四史”主题书架,集中陈列精选书单;设置25人左右的阅读区,并提供交流讨论区;利用现有数据库,整理“四史”相关的电子资源,为疫情防控期间师生线上学习提供便利。(基础医学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一院两馆”党建共建:亮出铸魂育人文化牌,打好“四史”教育组合拳
相关推荐
- 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一行调研我校附属中医医院工作
- 我校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思政课
- 我校专家团队为传统医学纳入世卫国际疾病分类发挥核心作用
- “君子书院”“淑女学堂”开班仪式暨文化艺术类岐黄育人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举行
- “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
- 校领导率队走访校园指导开学工作
- 我校进博会志愿者表现出色 展现中医青年独特风采
- 第二届“中医骨内科学”学术交流研讨会暨施杞教授收徒拜师仪式举行
- 陆康、陆大同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举行
- 我校专业课程首批登陆教育部国际教学平台
- 我校附属医院专家参加中医药健康扶贫国家中医医疗队赴云南开展巡回医疗
- 我校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我校何裕民教授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与心身医学》两卷相继发布
- 我校系统两项目入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卫生改革发展20件事”
- 我校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林国强院士荣获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资助
- 华东师范大学与我校共建的现代中医药高等研究院揭牌
- 两会@教育 | 学校系统师生医务员工热议2020年全国“两会”
- 黄浦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共建“一基地两中心”
- 我校系统七位专家入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
- 市教卫工作党委举行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暨系统工作推进交流会,我校党委书记曹锡康作交流发言
新闻公告
- 馆校联动云端话中医,协同文化育人显成效 03-16
- 校领导专题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 03-05
高考招生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章程(全国统考)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核准备案表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年春季高考招生简章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