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可赔偿企业因疫情而停工的损失吗
粟芳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眼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肆虐全国,民众大都响应号召,尽量减少外出,或呆在家中自我隔离,这对餐饮业、零售业和旅游业而言无疑是重创。
此外,为避免疫情扩散,各地政府要求企业至少在2月10日之前基本完全停工。在停工阶段,企业不开工就没有收入,而租金、员工工资等各项维持费用却在继续发生,企业因此面临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压力巨大,渴望疫情能早日得到控制,企业能早日开工。在鼠年第一个股票交易日,千股跌停。这也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短期经济的担忧。
中长期内,如果较多的企业都因撑不住而倒闭,员工就会面临大面积失业。这不但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出台各种政策救助帮扶中小企业,希望通过政府和企业各自都分担一点损失,从而一起携手共克难关。
面对此类由病毒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保险业能否更有所作为?保险公司是否能对企业因疫情而未开工期间的损失提供赔偿呢?
什么是营业中断险在企业停工过程中,企业的财产没有发生任何损失,但企业发生了维持费用,甚至导致了更高金额的额外费用,从而发生了利润的损失。这些利润的损失被称为间接损失。
营业中断险是专门保障企业因停工而造成各种间接损失的险种。营业中断险又称为利润损失险,为企业因受灾而导致营业中断而增加的额外费用及所发生的利润损失提供保险保障。受本次疫情的影响,各地政府下达了行政命令,严禁企业开工,因而造成企业发生利润损失。疫情和行政命令是导致企业利润损失的直接原因。那么,倘若企业购买了营业中断险,我国的保险公司会向企业赔偿其在这一阶段的损失吗?
深入分析,根据当前我国营业中断险现状,在本次疫情中,我国的保险公司是不太可能依据相关保险条款赔偿企业因停工所导致的费用支出和利润损失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营业中断险投保率较低
目前,我国的营业中断险是作为企业财产险的附加险出售的。企业需先购买企业财产险之后再附加营业中断险。无论是企业财产险还是营业中断险,都尚未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该险种在财产保险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极低。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企业财产险占财产保险市场的份额只有3.6%,那么,作为企业财产险附加险的营业中断险在整个财产保险市场中的份额之微不足道,是可以想见的。财险市场中份额最高的险种是机动车辆险,为62.9%。相比之下,可以看出企业财产险和营业中断险的覆盖率有多低了。也就是说,我国的企业绝大多都没有购买营业中断险,自然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然而,营业中断险在其他各国保险市场上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险种。特别是在9·11事件之中,营业中断险发挥出尤其突出的重要性。数据显示,美国9·11事件的保险赔偿总计为437亿美元,其中营业中断险赔偿了145亿美元,活动取消险赔偿了13亿美元,总计占比达36%。美国的保险公司也在9·11事件保险赔偿处理中积累了有关营业中断险的丰富经验,增加了诸多扩展条款和附加责任,保障责任更加全面。在那之后,美国的营业中断险得到快速发展。
而在我国,大企业管理较为规范,是保险公司青睐的业务推广对象。但大企业却从成本角度考虑,愿意选择风险自留或自保,也不愿意购买企业财产险和营业中断险。中小企业有一定的投保意愿,但保险公司又认为其风险较大、管理不够规范,而不愿意承保。同时,相较于机动车辆险而言,企业财产险和营业中断险的技术含量更高,保险公司自身因缺乏相应的承保经验和风险控制技术,也不敢贸然大步进入这一市场。所以,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企业投保企业财产险和营业中断险的比率较低。
我国营业中断险的保险责任较少
根据我国现行营业中断险的条款,只有当企业财产险即主险所承保的风险造成企业财产遭受损失,导致企业营业受到干扰或中断并发生损失时,保险人才会按照营业中断险的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前面分析过,导致企业本次停工的直接原因是疫情及行政命令。而营业中断险的保险责任中,并不包括因疫情或行政命令而导致的停工或中断生产形成的损失。整体上,我国的营业中断险的保险责任仍比较窄,仍局限于物质损失而导致的利润损失。所以,根据我国现行的营业中断险条款,即使零星企业购买了营业中断险,因本次疫情而导致的停工损失也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但是,在成熟的西方发达保险市场中,营业中断险的保险范围比较宽泛,不但包括基本的保险责任,还可以将保险责任进行附加和扩展。在扩展责任中就包括,保险公司将赔偿企业因政府机构行政命令而发生营业中断并导致的损失。当然,这一损失金额可能会非常巨大,比如本次疫情所导致的停工损失就非常大。保险公司为了控制自身的损失,一般都设置了最高50%投保比例的限制。
也就是说,倘若我国的营业中断险中也有如此扩展保险责任的条款,则当政府机构因控制疫情而下达停工的行政命令,企业因而被迫中断营业并发生利润损失时,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营业中断险与企业一起分担,最多可以承担其中50%的损失。
其他保险对于疫情相关行政命令的处理
事实上,纵观我国的财产保险市场,在其他保险产品中有与疫情及行政命令有关的保险处理,值得借鉴。
比如,在农业保险领域,鸡、鸭、猪、牛等家畜家禽保险中,倘若家畜家禽因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而被政府下达行政命令大规模捕杀时,保险公司在扣除政府补贴之外,会赔偿农户的损失。在出口信用保险中,保险公司对于因买方所在国颁布法律或采取行政命令,禁止或限制买方所购的货物进口,导致商务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法履行时,保险公司也会对国内卖方的损失予以赔偿。
那么,在这次疫情之后,保险公司是否也可以借鉴国外营业中断险的成熟经验,借鉴国内现有保险产品的相似做法,在企业财产险和营业中断险领域进行变革与创新呢?
反思与思考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保障。每当发生了灾情时,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越高,则越能体现出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彰显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诚然,从保险需求角度来看,我国居民和企业普遍保险意识还不够强,加上侥幸心理太强,种种因素导致投保率不算高。但是,从保险供给的角度来看,保险业是否还可以开发更多的保险产品,为家庭、企业和政府提供更多种类的保障,从而让保险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呢?保险业是不是在保障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依据恒大研究院经济学家任泽平及其团队的估算,仅仅春节七天假期内,本次肺炎疫情对电影票房、餐饮零售、旅游市场三个行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中短期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停工而形成的损失之大,可称天文数字。
大灾之中,更显得保险保障的紧迫与重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保险可赔偿企业因疫情而停工的损失吗
- 上一篇:疫情防控阻击战 锤炼和提升治理能力
- 下一篇:国家治理能力视角下的 武汉疫情防治探讨
相关推荐
- 坚定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 | 上海财经大学召开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与第三十五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 党史学习教育 | 人文学院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 用心 用情 用功——“我与书记面对面”走进上财辅导员团队
- 上财创业学院积极探索开设“科技创业”系列在线直播课
- 我校与爱沙尼亚塔林大学签署建设塔林大学孔子学院第二个五年合作协议
- 进博会开幕日,千里外的贵州孩子上了一堂“进博课”
- 读四史·铭初心·品中国 | 会计学院师生走访世界级生态岛先行示范区
- 青年教授要追求中国的生机盎然
- 学四史 守初心 同奋进 聚合力——学校举办2020年度统一战线骨干培训班
- 图书馆举行鲁迅文学作品解读讲座
-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第四轮第二批巡察情况反馈会召开
- 免费看经典剧目—上海财经大学联袂上海七大院团发布“红色经典进校园”系列活动
- 《上海市级专志·上海财经大学志》评议会顺利召开
- “汲取历史智慧,担当育人使命”—— 学校2021年度中青年干部教师、教工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班
- 人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担当、奉献、创新-----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分享会”成功举办
- 走近校董单位招商银行暨“上财-招行”奖学金颁奖仪式顺利举行
- 呈稳健开局和恢复态势 上财高研院发布《2021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 落实国家事权,打造精品教材,上财商学院推进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
- 2021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取得新突破
新闻公告
- 学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共同战“疫”,全力守“沪” 03-16
- 学以致用让信息“跑”起来 03-15
- 上财师生创建两份共享文档,传递城市高效与温度 03-14
- 学校召开第七轮巡察动员部署暨培训会 03-10
高考招生
- 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