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行鲁迅文学作品解读专题讲座
10月13日18时,图书馆七楼学习共享空间多媒体休闲区,中文系吴炫教授带领在场近百名同学,对鲁迅文学作品进行了一番精彩的穿越性解读。本次讲座是“人间鲁迅,民族脊梁”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系列读书活动专题讲座的第一场,讲座主持人、图书馆阅读推广部刘金涛老师开场介绍道,这个系列读书活动由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联合悦读书友会举办,是学校通识经典阅读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多元主体、融合媒体立体阅读推广的一次尝试。
在讲座中,吴炫老师谈到,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定要从整体上加以考察。要关注整体作品的矛盾性,才能把握鲁迅的批判创造性思维。吴炫老师指出,这种批判创造性的思维贯穿了鲁迅先生的生活、思想和作品的方方面面。鲁迅先生既是一个“孤独者”——与整个世界为敌、对于一切都毫不留情地批判,又同时是一个“创造者”——敢于直面现实,并且致力于改造世界。
谈到鲁迅先生的小说,吴炫老师表示,每一篇小说都展现了一类人的缺陷和困境。如,《孔乙己》揭露的是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弊病,即整个儒家的文化系统与时代的格格不入。《伤逝》则探讨了启蒙青年问题,鞭鞑他们机械地学习和应用西方的思维却不进行反思的肤浅行径。在此基础上,吴炫老师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和批判创造思维的区别,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重构是信仰的重构。
吴炫老师也提到了鲁迅先生小说中鲜有的正面人物的形象。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在吴炫老师看来,代表的是一种尊崇生命力的传统。《故乡》中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代表的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希望。《一件小事》中车夫的行为,则代表着一种同样出自《山海经》的品质:关爱。关爱,在吴炫老师看来,是一种出于原初的自然状态中最为重要概念之一。这种对于生命的朴素的、非功利的关爱,体现在中国一切伟大的文学著作中。
由此,吴炫老师引出了潜藏在鲁迅先生文章中的哲学命题:中国的文化应该如何重构?来自于《山海经》的富有生命力的哲学如何在儒家文化的世俗性、功利性哲学统一?吴炫老师表明,这是每一个当代青年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升华,吴炫老师紧接着阐述了中国文学创造的的基本结构:尊重-审视-改造,并以《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为例,说明了这样的解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吴炫老师认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先生遮蔽了作为哲学家的清晰性和明确性。哲学家不应当藏拙,而应当构建明确而完备的哲学体系。鲁迅先生对于底层百姓,始终没有怀有一种拥抱的态度,而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为他们宣判了死刑。而改造批判对象,首先应当接纳和拥抱批判对象。
最后,吴炫老师语重心长地谈及了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鲁迅何以成为鲁迅?批判创造性思维如何形成?这是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吴炫老师认为,唯有尊重生命本身的体验,才能成就鲁迅先生,也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刘金涛老师对吴炫老师的讲座做了总结:吴炫老师穿越古今、纵横东西,对鲁迅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穿越性解读,天马行空,却也有迹可循。吴老师将鲁迅定位为具有哲思的文学家,聚焦于哲学和文学的中心问题“人的问题”。鲁迅先生以批判创造性思维思考中国国民性的问题,寓“立”于“破”,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也“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尽管鲁迅作品中批判性更多于建设性,但是不破不立,细致分析鲁迅文学作品中正反对立、明暗交织的意象营造,可以看到,在表达生命力的建构上,我们反抗绝望的信念。
(供稿:张竟天(学) 编审:任斌 收稿日期:2021年10月14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图书馆举行鲁迅文学作品解读专题讲座
相关推荐
- 上财大学生团队线上创办“简斋”
- 党史学习教育|我校外国语学院走进SAP中国研究院开展党团联建活动
- 讲校史 传文脉 | 上海财经大学外语讲解志愿服务队首场讲解活动走进校史馆
- "比飞机与大炮更有战斗力"
- 田间劳动,感知乡村振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行走暨春季社会实践活动
- 上海财经大学师生积极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我校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 书香致远,诗书自华 | 上财公管校友会迎新季读书分享会顺利举办
- 紧抓质量不放松——上海财经大学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绩效评估中取得佳绩
- 学校召开国际化示范学院模拟验收会
- 创新特色党建项目,拓展思政课教学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杨浦区控江街道开展党建联建
- “四史”·走进系列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走进石库门
- 第四届中国可持续运营与管理学术年会在校举行
- 新型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业冲击的应对之策
- 校党委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应邀作辅导报告
-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蒋红一行来校督导检查开学疫情防控
- 区校共建学“四史” 走近进博展风采 | “四史”学习教育暨“不忘初心、同圆梦想”主题教育活动暨第13期“杨浦侨声”讲坛举办
- “一带一路”跨文化沟通与语言能力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沪举行
- 云上相聚剑桥 共育明德青年——2020年上海财经大学明德领导力暑期海外剑桥训练营圆结营
- 上财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新闻公告
- 学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共同战“疫”,全力守“沪” 03-16
- 学以致用让信息“跑”起来 03-15
- 上财师生创建两份共享文档,传递城市高效与温度 03-14
- 学校召开第七轮巡察动员部署暨培训会 03-10
高考招生
- 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财经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