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财经大学 > 新闻公告 >

看东学西渐,品儒道传承——学校顺利举办《东学西渐四百年:从儒学到新汉学》讲座

2020-09-30 0 新闻公告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新闻网

9月28日,上财通识教育中心与团委合作,邀请曾任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现我校外国语学院的张达球副教授,为我们主讲了一场关于“东学西渐,儒学西传”的讲座。值此孔子诞辰2571年之际,理应敬仰“万世师表”、“圣贤先师”,借此讲座跟随张老师一同回顾儒学西传的历史,以古鉴今。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古老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依然璀璨,百年屈辱之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现曙光。但西方的冷战思维、强则必霸的固有逻辑,对中国极限施压、全面围堵一刻都没停止,西方政治和意识形态霸权昭然若揭。政治与道德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然而当今的西方乱局的根源,正是两者的失衡使然。与之相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见证了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政治与德治的完美统一。儒家德治思想经历两千年仍旧有强大的生命力。

讲座于晚六点半准时开始,120人的教室里座无虚席。张老师点明主题简单开场,抛出了讲座过程中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从中国与西方两千年的历史讲起,介绍各种事件与事务中包含的儒家思想,娓娓道来,通今达古,旁征博引,切入中西政治和道德哲学的思想巨著《理想国》和《论语》中的观点,异中求同,同中辨异,探析西方文化交流中不同趋势发展之因。中华民族传承的儒家思想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化,发展出了新汉学。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新汉学承载体,以各种形式传播着儒家思想、中华美德,与世界文化结合,碰撞出绚丽的火光,将中华民族强大优秀的文化带去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到全世界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汉学,不是现代的一股风潮,而是在历史长河中有迹可循的逐渐传播。东西方融合彼此文明的进程差异,是造成近四百年世界格局和形势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岁多儒学,仁风似有初。”儒学,一直深入在人们的心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渊源使我们重视着德治、政治的结合,也使中华民族在全球大潮中屹立不倒。正因为如此,西方学者志士对儒学推崇备至,引介儒家思想已延续四百余年,并对推进西方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中华文化更是走遍全球,新世纪全球的新汉学热方兴未艾。我们更应传承这份思想,发扬中华美德,融汇中西方历史精粹,敞开怀抱与世界友好交流,愿世界大同,共享太平。

(供稿:申婕供图:申婕 编审:谢雅靖 供稿日期:2020年9月30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看东学西渐,品儒道传承——学校顺利举办《东学西渐四百年:从儒学到新汉学》讲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