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承办“改造与探索:1949年前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华东地区校史论坛
[本站讯]近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进大学校史研究和文化育人工程建设,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主办,山东大学档案馆、校史办、历史文化学院联合承办的“改造与探索:1949年前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华东地区校史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青岛大学等40余所高校的80余名校史工作者参加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馆长张凯教授主持,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张克非致开幕辞。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发展历程,他说,在即将到来的建校120周年之际,学校不断加大校史研究和校史馆建设力度,推进文化育人工程建设;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汇聚学者共识,进行校史研究,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旨报告阶段,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家峰教授、中国科技大学丁兆君研究员作了主旨发言。刘家峰教授以1864-1952的齐鲁大学为例,探讨了全球化视野下的校史写作问题。刘家峰教授从齐鲁大学的发展历程中面临的四大挑战即用英语还是用汉语教学、谁来做齐大校长、文理学院改乡村建设学院、教学还是研究等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全球化背景下齐鲁大学的办学定位问题。在全球化视野下,大学治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问题既是困扰齐鲁大学的问题,也是当今中国建设“双一流”大学必然要回答的问题。刘家峰教授认为,国际化在推动大学理念、师资、学生、经费、科研合作的多样化方面会增加助力,带来创新,但因为文化背景、理念、实践方式的差异也必定会产生冲突,这为校史研究提供了书写校史的新视角。
丁兆君研究员的报告围绕20世纪上半叶留学归国物理学家及其学术谱系展开。丁兆君研究员认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体制是由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留学生归国后创建的,从20世纪前20年物理学留学生的归国开始,到1932年之后留学归国的近代物理学家队伍壮大,他们建立科研机构,立足于本土开展物理学教学和研究,对中国物理学科产生深远影响,到抗战时期中国物理学体制基本形成。在物理教育与科学机构的创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近代物理学家学术谱系,对中国物理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是校史研究的新领域,为校史研究如何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此次大会,共有18篇论文进行报告和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1949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这一主题,在“院系调整”“教学改革”“校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发言与交流。山东大学张立华、耿德良对建国初期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进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山东大学为例,表示山东大学无论是首创开设政治理论课还是教学改革方面都走在前列,形成了“文史见长”的办学特色,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和教授上教学第一线的优秀传统,创造了山东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的辉煌。复旦大学钱益民对70年来中国大学的学术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与反思。清华大学李珍以清华大学与新中国原子能事业为视角,详细分析了清华大学对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上海交通大学胡瑞以历史影像中的交通大学解放为例,分析了新载体的表达方式在校史研究中的运用,为校史研究拓宽了视野。各高校校史工作者还从自身学校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艰难岁月及搬迁过程等问题。
闭幕式上,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校史办主任赵爱国教授认为校史工作者既要懂校史,也要懂档案,善于利用档案。高校校史研究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把校史研究工作和学校的文化传承、大学精神的凝练结合起来。他介绍了山大校史研究和校史馆建设情况,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山大校史研究、校史馆建设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监事、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教授对新时代背景下,校史研究如何体现校史的价值问题;通过校史研究,大学如何树立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学校历史、让社会了解学校历史、让世界了解我们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张克非教授作会议总结。
本次论坛涉及内容广泛,视野开阔,气氛热烈。专家学者对1949年前后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改造与探索的研讨,对共和国初期的高等教育的发端等问题的回顾,有利于引导、促进全国高校校史工作者更多地关注对70年来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研究,总结其丰富的历史经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山东大学承办“改造与探索:1949年前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华东地区校史论坛
相关推荐
- 山东大学领导班子召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
- 山大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算管理理论与制度创新论坛
-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杨守峰教授作“多材料增材制造中的一种振动控制的干粉微调配技术”讲座
- 特约评论:在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中奋勇前行
- 齐鲁医学院机关党总支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议
- 刘智青教授荣获亚太物理联合会/亚太理论物理中心杨振宁奖
- 青岛校区机关党委召开2019年度党支部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
- 齐鲁医院召开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十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2020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 史全岐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发现月球暴露于太阳辐射的新模式
- 山东大学被评为首批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单位
- 学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推动一校三地工作协同
- 冯金奎教授课题组在新能源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 王学典:从《我的父亲顾颉刚》看亲人写学人
- 齐鲁医学院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举行合作座谈会
- 山东大学诺莱医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揭牌成立
- 产业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汇报交流会
- 山东大学举办新学期首场对泰线上招生宣讲会
- 肖金明:战“疫”时期,努力用行动诠释山大人的奋进姿态
- 学校组织学生公寓卫生安全集中检查工作
- 山东大学走访河北省委组织部并看望在冀选调生校友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