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社学院主办当下中日韩社会家族文化的实践样式比较研究国际工作坊
[本站讯]近日,由哲社学院人类学系主办的“当下中日韩社会家族文化的实践样式比较研究”国际工作坊在中心校区知新楼举办。此次活动中,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名学者展示了自己多年来所收集到的东亚不同地区家族文化的田野资料,并对当代东亚社会结构多样变迁中宗族实践的样式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多维度的比较。
自弗里德曼取得划时代、开创性的成果以来,宗族一直被视为东亚社会结构研究的核心理论工具,学者们对不同社会中宗族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宗教领域的动态实践给予了持续关注。但是2000年以来,宗族研究被边缘化,后现代的研究范式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盛行。尽管如此,长期的深度经验观察帮助我们发现了当代传统家庭和亲属制度的潜在实践。因此,本次工作坊对宗族组织的存在进行了重新思考,将中国宗族研究的关注区域从东南地区扩展到山东等其他地区,比较了中国、韩国及日本等不同社会中家族文化的实践样式,从社会经济为主的传统宗族理论转向国家-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剧变过程中宗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样式,反思父系社会里女性权力和地位的构建和变化,在具体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实践的维度进行发表和讨论,以此为东亚社会和地区文化实践研究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平台。
哲社学院院长刘森林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人类学系对于东亚研究的重视与哲社学院筹建人文东亚研究中心的这一规划相契合。随后,人类学系系主任金光亿教授作为组织者详细说明了此次国际工作坊的主要议题和举办目的。
在学术交流阶段,金光亿教授首先分享了他对华北地区宗族文化实践的调查和研究。他简要描述了强大的亲属网络和强烈的血缘意识在北方地区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的事实,认为南方地区的宗族主要被置于社会经济的情境中来理解,而在北方地区则可以置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中来理解。尽管宗族在物质和组织层面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宗族一直都是道德体系的核心价值之一。这将中国宗族研究的视域扩展到华南以外地区,不再受限于社会经济理论框架,转而强调宗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意义,说明了宗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转变以及家族文化实践在剧烈的社会结构变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日本东北大学嶋陆奥彥教授聚焦于城市化进程中的韩国宗族组织及其活动。高速城市化的结果是原有的农业用地迅速转变为高层建筑区,在当地存续了四百多年的四个宗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通过民族志的分析他总结道,城市的扩张侵占了宗族组织所处的村落、所占有的族产以及墓地,这既可能强化宗族组织,也可能致使其解组。这一研究加入了重要的时间维度,对同一地区的宗族组织和仪式活动进行了历时性的比较,展现了急剧社会变迁过程中家族文化实践的不同样式及其转型和分化。
香港科技大学廖迪生教授介绍了自己对香港当代新界宗族新形态的研究。香港新界西部原本以水稻种植为主,地方宗族组织是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拥有大量作为祖产的土地。城市化进程、年轻一代向外迁移、宗族组织的很多功能被现代化的政府取代,使得宗族组织趋于衰落。但是,一些宗族活动被逐渐视为香港的“文化遗产”,并且获得政府的支持,这为香港新界宗族组织的存续创造了新的方向和机遇。这反映了当下国家-社会关系变化变迁中大的国家日程与社会自发行动对于传统宗族文化的冲击、改造和利用,将研究重点转向当下社会情境中宗族文化实践样式的传承与生成。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以“‘家’与日本社会结构”为题作报告,它谈到,在日本,“家”的成员可以包括非亲族的佣人等,强调家产的一体,实行长子继承制,“同族”并非父系血缘组织,这使得日本社会基于“场”的原理而形成,重视纵式人际关系。他着重说明了用东亚概念理解东亚社会的必要性,特别在亲属制度研究方面,必须考虑东亚独特的社会文化特点,这说明了主位文化概念无论对于经验研究还是理论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社会在家族文化概念及实践样式方面的区别,说明了建立在不同家庭和宗族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进而会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不同影响。
山东大学文玉杓教授首先将韩国宗族制度和中国、日本的制度进行了简要比较。之后她梳理了韩国家族法的重要变化以及家族中的女性争取权利运动的发展,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在宗族中的地位,也反映出当代韩国的家庭和亲属关系正在脱离父系的传统规范。此外,基督教的传播加速了祖先仪式的衰落,以“传统文化保护”为名的传统宗族社会活动脱离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父系意识形态呈现出衰落之势。除了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外,该研究还带有性别因素的考量,为家族文化实践样式的比较提供了一个新的、富有洞察力的维度,展示了不同的家庭和宗族文化图景,反思了父系社会对女性权利的漠视,重新发现了女性在家族中的价值。南京大学杨渝东教授介绍了他在韩国所做的关于光山金氏的宗族调查,涉及宗族组织与机制、宗族内部合并关系的复杂性、当代韩国社会变化过程中宗族整合与分裂的政治性色彩以及主干、主枝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几个方面,由此来讨论这样的层级性关系。这是对基础的“生长树”模式的补充,描述了宗族之间各层级分分合合动态过程以及宗族的功能在发展中的分割,提出了“宗族”是“想象的共同体”。韩国忠清南道历史文化研究院李相均教授在韩国发现了族产在大宗中的运作下从基本稻田到高楼大厦的发展的变化过程,回应了之前学者关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宗族组织和仪式是否会逐渐消失的争论,认为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宗族组织也会进行现代化的改变,比如以城市社区为中心,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建立现代组织结构、新媒体和新登记系统等,持续进行自我调适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从而延续和保留下来。他关注当下宗族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将看似传统的宗族带入现代,发现了宗族良好的适应性,也为现代宗族的存续提供了发展思路。
山东大学彭馨妍老师聚焦现代中国城市社会中隔代抚养的情况,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如为了尽可能避免抚养孩子产生的冲突,年轻女性往往会选择自己的母亲而不是自己丈夫的母亲来共同抚养下一代。彭馨妍表示这是Wolf提出的子宫家庭概念的延展形式,是以母-女关系这条线为核心延续的家庭模式。该研究从性别的视角看家庭,且重视当下人们的实践,不用传统的分类框定现在人们的生活模式,反思了父系社会里女子权力和地位的构建和变化。山东艺术学院周连华老师则基于在山东的田野调查归纳整理了各类宗族传说,讨论了民间传说作为宗族建构乃至重构的重要方式对于一个宗族的作用,以及作为生成地方历史记忆的重要来源对当地非该宗族的人的作用和意义。山东大学任雅萱老师关注了在山东吕氏宗族族谱和历史中的记载和村民们口述史冲突的地方,即发现了在文本中没有详细记载的一位祖先在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探讨分析这个传说的历史背景,说明了口头传说的背后是民间宗教传统和宗族原则的叠加以及在这些仪式中妇女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她发现文本材料中没有记载的情况,证实了关注实践的重要性。她指出传统历史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强调了田野调查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哲社学院主办当下中日韩社会家族文化的实践样式比较研究国际工作坊
- 上一篇:茅盾文学奖得主房伟来访并作讲座
- 下一篇:能动学院举办第十四期赋能讲坛
相关推荐
- 产业党委领导班子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山东大学-特拉维夫大学犹太与以色列联合研究所揭牌仪式举行
- 国务院副秘书长李宝荣一行来山大调研节能工作
- 后勤保障部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推进会举行
- 山大在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再创佳绩
- ?山大二院主办危重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学习班
- 第二届“新时代文化创新论坛”顺利召开
- 让兴隆山校区校园环境“旧貌换新颜”
- 创新创业学院召开院长会推动全校教育质量提升
- 齐鲁医学院完善医学博士后制度建设
- 山大二院荣获第七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
-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举行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 张振兴谈重新认识汉语、定位汉语
- 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张娅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 让老仪器“焕发新生命”
- 聚势谋远!山大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工作会议
- 电气学院举办“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
- 山大参与承办iCAN2020中国总决赛并获佳绩
- 山东大学与省精神卫生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 学术登攀,可摘星辰 ——山东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学术之星奖终评会侧记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