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分子院邓伟侨教授团队在CO2固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本站讯]近日,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邓伟侨教授团队的李真助理研究员与硕士生李怡萌等人在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hemical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atalyzed via covalent triazine frameworks as metal free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without a cocatalyst”为题发表在材料化学权威期刊J. Mater. Chem. A(IF=10.733)上,并被杂志选为热点文章(Hot paper)。李怡萌为第一作者,李真助理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J. Mater. Chem. A, 2019, 7, 26071)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然而CO2安全无毒,可以作为一种丰富且廉价的C1原料。用化学方法固碳被认为是CO2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化学固定CO2比较成熟的反应之一是将CO2和环氧化合物结合生成高附加值的环碳酸酯。文献报道的催化剂都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异相催化剂活性低,而均相催化剂回收困难。目前工业上采用均相催化剂,且只能使用间歇式反应釜,限制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
李怡萌和李真等人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共价三嗪骨架材料(DCP-CTF),并将其应用于催化CO2与环氧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中。该材料比表面积最大可达1768 m2/g,在没有金属负载和无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可达99.1 %和95.5 %,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该工作为连续生产环碳酸酯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链接:Chemical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atalyzed via covalent triazine frameworks as metal free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without a cocatalyst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分子院邓伟侨教授团队在CO2固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相关推荐
- 齐鲁大讲坛:赵生群教授谈孔子治国理念
- 寒假报道(8):各项基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 机械工程学院举行“制造新锐”主题讲座
- 山东大学召开2019年“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
- 学校启动STAR本科学生班级骨干培训班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成为山东大学社会工作实习实践基地
- 专题:校庆日签(2)
- “山大在线教学”专题系列直播讲座举行
- 山东大学“多元智能”微专业开班
- 体育学院开展第七期T语讲堂分享会
- 寒假报道(7):山大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
- 山东大学赴日照开展校地校企合作调研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英国赋税通史》开题论证会举行
- 体育学院举办第九期T语学术文化活动
- 山东大学赴德州市开展教育拓展活动
- “山东省人工关节感染(PJI)精准诊疗与培训中心”落户山大二院
- 山东大学举办第九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
-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向山东大学捐款350万元
- 交通通讯中心开展走进交通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 “博闻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八期举办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