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谈明治维新的辉煌与毁灭
[本站讯]10月30日,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雷颐研究员做客“天人讲堂”第110讲,作了题为“明治维新:辉煌与毁灭”的报告。
报告中,雷颐首先介绍了研究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意义。他提到,研究近代史必须要研究日本,因为这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探讨中国的选择与发展路线。一方面,中日的文化有相近性,日本的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另一方面,同样在闭关锁国的背景中,中日两国对西方反应不同,这种不同进一步影响了中日两国在现代化道路中的模式选择。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从传统国家、传统社会成为现代国家、现代社会,被认为是“后发国家”转轨成功的典型。
雷颐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开端。他认为,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是没有“日本”这一概念的,即未实现真正统一,而是以“番”为单位建立起幕府的统治。在幕府统治下,日本实行了锁国政策,仅开放了“长崎”一港口。1825年,幕府还颁布了《异国船只驱逐令》,驱逐异国靠近海岸线的船只。但与中国锁国不同的是,日本的锁国还主动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如他们要求来往的船只写下来时的所见所闻即“风说书”,了解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信息。在当时,中国介绍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的书籍都被政府勒令禁止,然而这些书籍却被日本习得并加以利用。在明治维新的初始阶段,中国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如朱子学对明治维新纲领“尊王攘夷”起了关键作用,消灭倭寇的戚继光兵书成为日本军队近代转型的铺垫,林则徐与魏源的《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最重要的启蒙作用。其中,《海国图志》系坂本龙马所创立的“象山书院”指定必读材料,明治维新的许多关键人物都出自这一书院,他们都深受《海国图志》影响。高杉晋作曾来中国考察,意图学习中国应对西方列强的策略和经验,然而他考察发现,中国并没有觉醒,仍旧在固守锁国,于是日本决定改革,此时的中国经验成为了“日本知识”。中日在面对列强入侵时的应对方式,反映了两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差别。随后,雷颐介绍了明治维新的意识形态因素。明治维新前,日本有儒学、国学、佛学、兰学,这种意识形态结构性多元化使思想界具有缝隙化,为新思想的潜入创造了条件。1868年3月14日,明治天皇在京都发布五条誓文,天皇亲政,公议众论,开国和亲,吸收西方文化。明治维新后,日本有意识地建构国教神道教,使之成为日本国家的精神支柱,也是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他还对比了中日的意识形态。一方面,中国是轴心文明国家,是中心,日本是学习者,是边缘;另一方面,中国意识形态相对统一、严整,而日本则相对多元、松散性。
最后,雷颐介绍了日本“脱欧入亚”“归亚”和“走向毁灭”的过程。日本为寻求出路,派遣高级访问团到欧洲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其中德国对其影响最大。1873年,访问团到达柏林,会见了俾斯麦,从德国学到了经验。此时的德国,刚由普鲁士统一,尽管也落后,但是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在改革中存在英国模式派和德国模式派的分野,伊藤博文为代表的德国模式派,主张举国之力,壮大皇帝权力;而以大隈重信、福泽谕吉为代表的走英国模式派,则主张实行议会制度,削弱天皇权力。最后,德国模式被认为更适合日本的现状和文化传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1882年,伊藤博文专门到德国学习宪法,回国后颁布了日本宪法,其中有关皇室的重要事项,均置于议会权限之外;军队也只对天皇负责,这一法令为日本的军国主义道路作了铺垫。继1895年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之后,日本又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俄国,由此实现了从“脱亚入欧”到“归亚”的意识形态大转变。然而,在二战战败后,日本受美国控制,颁布新宪法即“和平宪法”,强调了主权在民,天皇的权力来自于日本国民的意志,而非来自于神。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牛建科教授主持报告。在点评中,牛建科教授总结了两点,一是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二是真理的检验要交给历史来评判。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清君侧”“改革推行阻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雷颐谈明治维新的辉煌与毁灭
相关推荐
- 暖心寄语毕业生!看山大横幅上你家学院说了啥?
- 山东大学召开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年度工作交流会
- 学校推动教职工宿舍加装电梯工作开展走访慰问
- 最难就业时期,最暖温情守护,全力保障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山大学子获第七届英特尔杯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金奖
- 冯金奎教授课题组在新能源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 后勤保障部召开寒假社区工作专题会
- 席波教授团队在儿童肥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山大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 山东大学新泰工业技术研究院第二届学术会议召开
-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青岛蓝谷的首个产学研项目正式投产
- 山东大学获批建设国家首批应用数学中心
- 经济学院举办第四期金融MBA系列讲座
- 思想力论坛第30期:山东管理学院李娜副教授谈学术界善意性别偏见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田耕教授主讲第三期PPE讲座
-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代谢性疾病研究取得系列学术进展
- 山东大学教职工住宅区增设电梯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 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企业发展论坛
- 山东大学举办“全国先进工作者”事迹宣讲会
-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跻身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行列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