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涛研究员畅谈中国民俗文化的海外传播
[本站讯]10月25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名家系列讲座第六讲《中国民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以“泰山石敢当”为例》在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叶涛研究员。学院院长郑春教授主持讲座。来自各学院的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叶涛认为,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中很重要、很基础的部分,在国际交流中,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民俗,在汉语“走出去”的路上,民俗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叶涛把中国民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这一问题落脚到“泰山石敢当”这一历史文物以及“琉球”这个具体的空间,以此切入谈民俗文化的海外传播。
叶涛表示,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石敢当。在冲绳的久米岛,也有一块用汉字刻有明确年代的石敢当,作为一种信仰,摆放在村口的把门处,这是考据到的唯一一块有年号的、用清年号记号的石敢当。叶涛介绍说,通过实地考察,他开始思考石敢当与海岛文化自身信仰的结合。他以实地拍摄的一块路冲为例,将石敢当、石狮子与海岛文化中的海螺、贝壳等辟邪元素聚在一起,体现了民俗文化传播中信仰风俗的结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琉球王国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
接下来,叶涛介绍了久米岛的天后宫,展示了海岛上天后宫的图片,天后宫悠久的、传统的历史遗迹和碑文记录,分析了久米岛在历史上(尤指明清两代)与大陆历史的密切联系。叶涛又通过大量汉字资料和琉球文献,向大家讲述这个现象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叶涛用有趣的传说展现了久米岛天后宫的重要价值,也从史料中考据了妈祖因保佑册封使而被加封封号、封号从天妃到天后的转变。随后,叶涛介绍了那霸(冲绳本岛)的“天妃宫迹”,结合文献展示了三个“天妃宫迹”的地理和历史特征,讲述了翰林院册封使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重要价值。他认为,久米岛上的天妃宫迹几乎都是在战火涂炭后重建的,这也体现了信仰的价值、文化与历史的密切关系。叶涛表示,文化传播与历史的关系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来衡量,而是要把时间线放长,来进行科学的考据、研究,明清两代册封使、“闽人三十六姓”与天后信仰在琉球的传播就很好地展现了民俗文化传承的轨迹。战后重建的“九米村夫子庙”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华人心里的地位和凝聚力。
叶涛总结民俗文化传播的轨迹时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播首先在于“人”,即通过人际交流、移民、名人效应等方式进行有效传播。经过近年的考证,发现了一些年代更久远的石敢当和泰山石敢当,于是把研究视角放到了一个新问题上:石敢当为什么要加上“泰山”二字?中国传统文化中泰山作为东方“主生之地”和魂归之处的重要地位,泰山传统的阴司功能后来又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在历史的不断演变中,泰山成为了“管生”“管死”的重要信仰,其文化价值在民俗生活中有大量文献可以体现。所以,人们将石敢当与泰山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给石敢当前面加上“泰山”二字,在宋金时期出现了这种“功能叠加”。对泰山石敢当的信仰,除在了北方各地,也在“闵人好巫”的福建地区,当生活在“八山一水一分田”之中的福建人走出去、下南洋时,也把这些文化带了出去。这些研究都充分说明了文化的传播首先是“人的传播”:通过人际交流把文化“带出去”、通过移民传播民俗、通过名人的影响使得民俗上行下效,由此造成广泛影响。叶涛总结表示,文化的传播也受历史事件的影响,例如明治维新在文化上的宗教改革实行“毁佛兴道(日本神道教)”,直接影响了天后宫的香火,而石敢当作为冲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则因为其融合与适应,所受影响较少。叶涛旁征博引,以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日本的流传、变异为例,说明了明治维新改历对七夕节等民俗文化的影响。叶涛认为,文化的传播不能只讲传播而不讲融合,有变化才有生机,传承、变异、融合,正是文化传播的轨迹。
讲座最后,郑春进行了总结,他从“好老师的标准”这一命题充分肯定了叶涛作为教师的教学风格、授课热情和人文情怀,对其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和注重实地调研的学术探索予以高度赞扬。他鼓励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应该具有明确的学术积累意识,充分重视第一手资料,将其作为开展研究的重要基础。这场精彩的名家讲座给学生们许多启发和激励,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需要更多的思考、热情以及根植于历史深处的文化自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叶涛研究员畅谈中国民俗文化的海外传播
- 上一篇:山东大学第二届高置信物联研讨会举行
- 下一篇: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举行卫生经济与政策论坛
相关推荐
- 山东大学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 山东大学新增两个ESI前1‰和两个ESI前1%学科
- 暖心抗“疫”,研究生奖助伴你“疫”路同行
- 山东大学推进党建学科“迎接建党百年学术研究 ‘五个一’工程”建设
- 山东大学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 郭新立同志为干部师生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一校三地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工作推进视频会召开
- 爱卫会办公室扎实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 外籍教师与学校教职工一起携手并肩共克时艰
- 山东大学承办第十九届中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
- 科研院党支部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暨第四次集中学习研讨
- 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
- 尚红院士受聘为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
- 做最优秀的自己,国奖获得者姜美锐事迹获选刊登于《人民日报》
- 山大发布2019-202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 齐鲁医院品管圈“肺福之言圈”获全球首届医疗品质提升大赛第一名
- 第十四次党代会一年来山大百事
- 118周年校庆特辑“经典十课·2019”圆满落幕
- 经济学院举办第二期金融学术讲座
- 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政府研究工作坊第二期:改革年代的文学与政治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