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在专业教材中融入家国情怀,探索思政教育有效路径
[本站讯]发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理工科专业课程知识性强、逻辑推理深,看似与思政二字“相距甚远”,实则却是开展课堂思政的优势所在。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陈耀教授积累十余年教学经验,写成《等离子体物理学基础》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等离子体物理概论》的教材,结合国家对空间环境保障和深空探测的重大需求,在专业教材中融入家国情怀,不断探索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以教材为基石,十年磨剑育新书
等离子体物理是研究等离子体的形成及其各种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是核聚变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新型加速器技术和电子器件技术等诸多前沿学科和高端技术的基础。陈耀教授自2007年在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执教开始,便与《等离子体物理学概论》课程结下了不解之缘。2016年,他根据自己近十年的教学经验编写成教材《等离子体物理学导论》,以PDF及自行打印装订形式分发,后又经过了两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和严格的“三审三校”过程,最终形成了《等离子体物理学基础》一书。该书不仅受到“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资助,同时也入选了“21世纪理论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前沿丛书”。
在教材中,陈耀教授不仅注重知识体系内部的关联和逻辑,也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精神贯穿其中,同时兼顾对学生人文情怀及道德修养的培养。书中提到“等离子是一种‘博爱’的体系,‘博爱’正是对电荷间的多体相互作用的写照,等离子体间‘博爱’的情怀使得等离子体呈现出丰富多彩、花样百出的现象。”这样生动的表述不仅使同学们很快便对等离子体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宏观的图像和理解,也使同学们深刻理解个体与集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陈耀还引用了大量物理机制发现过程中的人文趣事,既将科技创新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通过讲解科学家攻克科技难题过程中表现出的锲而不舍、协同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积极探索、追求卓越。
以课堂为根本,融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为一体
陈耀教授坚持课堂为根本,牢牢抓住“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核心,结合专业知识特色,从知识点的应用、含义,以小见大,同时将人生态度和科学精神融入当中,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更能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科研的真和美。
空间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点的前沿基础学科,既需基础扎实的理论型人才,也离不开掌握关键技术的工科人才。陈耀教授作为山东大学空间物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以科教融合、理工交叉为思路,探索跨学院跨学科本科生培养新模式。自2014年起,通过与工科学院教师合作,组建起交叉团队,针对攻克关键技术和研发重要装备的需要,培养理工复合型人才,谋求空间科学源头式创新。
跨学院跨学科本科生培养模式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坚持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相结合,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效。实践方面,陈耀教授带领团队建立小卫星实验室,组建大学生小卫星创新团队,由工程技术人员带领本科生、研究生研发源自科研装置的教学器具,将劳动育人与专业技术培养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了团队内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科研方面,所培养的研究生曾荣获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全球华人空间天气科学大会等多个会议的“优秀青年论文奖”、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所培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入选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
以报国为目标,培养建设空间科技强国栋梁之才
陈耀教授在个人博客中写道,空间物理与空间天气学既有很强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属性,又与国家层面“和平利用空间”“进出空间”等战略需求密切相关,“发展思路要有别于一般基础性更强的学科,要把学科发展与国家空间科技强国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在建设空间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寻找和获得发展机遇。”
由此,陈耀教授提出了“理工融合发展、学科任务互促”的学科发展理念,并在育人过程中加以实践。目前,其组建的理科、工科跨学院交叉合作团队已具备相当规模,完成了相应的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团队建设,并已联合招收了近30名硕博研究生,承接了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子午II期建设等国家重大任务。
陈耀教授深知空间物理学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从事科技研究工作,因此,他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深空探测战略的相关内容践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将人生规划与国家需求、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紧连,同时提升学生对行业领城的发展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对中国道路的使命感、所学专业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担当。
通过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培养中厚植家国情怀,陈耀教授用其所执教的《等离子体物理学概论》课程不断探索完善理工类专业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让人才培养源源不断为学科持续向好发展输入活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在专业教材中融入家国情怀,探索思政教育有效路径
相关推荐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 山东大学获批36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山东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云签约”谅解备忘录
- 山东大学参与GB/J-SDL科学实验室综合项目
- 校医院推出上门保健服务新举措
- 山东大学正式实施荣誉学士学位制度,首批297人获此殊荣
- 第四届中国法律实证年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 王韶兴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长文
- 威海校区召开中层领导干部集体谈话会
- 郭亦宗获2018年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 山东大学首届“职业生涯体验周”活动开幕
- 2020迎新 | 故事:一家接力山大人
- 学校研究生奖学金证明实现线上办理
- 工训中心开展“对接学院需求 支撑人才培养”大调研活动
- 系列报道三:这,很山大!这,很“数学”!
- 山东大学赴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开展教育拓展活动
- 经济学院举办2021年度首届学术论文研讨评议会
- 威海校区召开2020年度校区领导班子和机关及直属单位中层领导班子汇报评议会
- 首期“齐鲁监管科学高峰论坛”开讲
- 确保停课不停学!扎实做好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准备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