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刊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士海教授理论文章
[本站讯]近日,《光明网》刊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士海教授的理论文章《人民至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大逻辑》。文章认为,坚持人民至上,出发点是“一切为了人民”,着力点是“一切依靠人民”,落脚点是“一切造福人民”。
全文如下:
人民至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造福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宗旨的时代彰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使命的生动诠释,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坚持人民至上,出发点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还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鲜明特征。《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纵观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一切为了人民”。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中国“站起来”,这是“为了人民”;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使中国“富起来”,这是“为了人民”。可以说,一切为了人民,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使中国“强起来”,这也是“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系、实践所依、情怀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新时代,党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行动都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党从一开始就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惜一切代价救治病患,突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一切为了人民”举过头顶的执政理念和执政逻辑。
坚持人民至上,着力点是“一切依靠人民”。唯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党的根基之所在、血脉之所在,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人民的选择;党执政以来取得的成就,是源于人民的支持。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由于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了人民参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有效应对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依靠人民,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着力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当前,我们党正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民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构筑起抗击疫情最严密的人民防线。在危机面前,全国一盘棋,全民总动员,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突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依靠人民”的战略地位与时代价值。
坚持人民至上,落脚点是“一切造福人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追求。共产党人就是要建立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一切行动的最终目的都是要造福人民。造福人民,实现人民幸福,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追求。人民的安危冷暖,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经过长期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伟大发展成就,实现了由受制于他国到完全独立自主、由经济落后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转变,创造了社会发展的中国奇迹。因为党坚持人民至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都由人民享有,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美好生活的转变。新时代,为人民造福,归根结底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理应越幸福。新时代,党坚持人民至上,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重要历史使命,切实关心人民安危冷暖,着力解决人民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正持续发力造福人民。“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鲜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一切造福人民”的坚强决心与坚定信心。
(作者:张士海,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晓燕,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链接:【专家学者看两会】人民至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明网》刊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士海教授理论文章
- 上一篇:李平生:疫情防控展示文化的强大力量
- 下一篇:山东大学首个全流程电子招投标项目完成
相关推荐
- 中秋节学校为在校学生定制60000多个月饼
- 山东大学领导班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
- 威海校区领导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兴隆山校区组织开展“植树造林 美化校园”植树活动
- 安武林先生谈“走进文学世界经典殿堂”
- 后勤保障部各单位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
- 尹龙卫教授团队在MXene材料的设计及二次电池应用领域获进展
- 威海校区民主党派和欧美同学会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纪委召开一校三地纪检干部视频会议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 郭新立到威海校区调研指导工作
- 深圳研究院与共青团滨州市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山东大学举行优秀教师教书育人经验分享会
- 寒假报道(17):本科招办寒假期间认真做好招生及教育拓展工作
- 回望2019:山大人的时光纪念册
- 基础医学院举办第二十期“医路成长”系列讲座
- 学校举行教师评价工作专题交流部署会
- 外籍教师与学校教职工一起携手并肩共克时艰
- 经济学院举办PPE基地班研讨课讲座
- 山东大学举行2020届医药类专场招聘会
- 防疫进行时(170):山东大学疫情防控知识科普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