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助力脱贫攻坚,彰显青年担当
[本站讯]新冠疫情影响下的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志在四方的山大人肩负使命担当,饱含家国情怀,点燃冲锋的火炬,助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近期,在淮水之北的河南确山,在日新月异的山西灵丘、石楼,在天山脚下的新疆伊宁,第21届山大研支团正坚守奋斗在支教岗位上,为祖国的脱贫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助力扶贫事业,温暖革命老区
确山县是山东大学的定点扶贫县,也是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山大研支团)的固定长期服务地之一。自2017年起,山东大学每年选派优秀毕业生赴确山开展支教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2名支教志愿者曾先后扎根在这片革命老区,为当地青少年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助力确山脱贫攻坚战的开展。
山大研支团在这里不仅肩负着教育教学的任务,同时也参与协助当地扶贫工作。研支团成员在教学之余协助老臧庄脱贫攻坚责任组整理档卡、准备扶贫材料;每周四定期跟随山东大学驻老臧庄社区的第一书记于德宁参与走访贫困户,给他们讲解一些国家政策,希望通过这些小事,给贫困户送去温暖。
在参与扶贫工作的过程中,他们见到了很多励志的贫困户,也接触了很多认真负责的帮扶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对贫困人口的巨大意义。看到贫困户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纯真幸福的笑脸,扶贫工作的进步,山大研支团队员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扶贫先扶智,用爱呵护梦想与心灵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2019年,除了最初的老臧庄小学,山大研支团在河南确山的支教学校又增加了两所——确山县第七小学和确山县第五中学。研支团队员们一直希望能够帮助和影响更多孩子,除了在教学上深耕,他们也关注着学生们的成长与未来,经多方筹备启动了山东大学“梦想导师”计划,为当地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在“梦想导师”分享交流会上,研支团成员真诚地跟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相似的成长环境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也给予了他们在学业上不断攀登的信心和勇敢奔向未来的力量。支教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打开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帮助孩子们筑造斑斓梦想,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2016年,山大研支团在山西灵丘的上寨、下关、平型关支教学校开始设立“心巢计划”,其后不断扩展到新疆伊宁、河南确山,还在伊宁县福利院挂牌设立服务点。2019年12月,该计划又落户山西石楼县东风小学。支教地许多学校都为寄宿制学校,且留守儿童的比例也非常高,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研支团开展了“情感树洞”“兔子信箱”“心理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并对学生们进行心理问卷调查,邀请山大心理咨询老师为孩子们进行线上心理辅导,帮助孩子们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困惑、孤独与迷茫的时候,研支团希望通过“心巢计划”聆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用爱呵护他们的心灵与梦想。
从大山到山大,从种子到萌芽
2019年11月24日,山大研支团成员变身“梦想导师”带领12名支教地学生从山西、河南坐火车出发前往济南,这是“从大山到山大”游学活动第二季。“从大山到山大”游学项目作为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传递爱心公益、传承育人传统的依托,希望让支教地学生全面感受山东大学的历史文化、学术氛围、发展特色,并将自己在山大的收获带回支教地进行分享,将山大研支团的精神文化继续发扬下去,也为孩子们人生目标的选择与青春理想的萌发提供有益的帮助。
河南确山地处淮河北岸,西部山区重峦叠嶂;山西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全县都被群山环抱。山区孩子们普遍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条件,绝大多数孩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县城。这次领略不同风景的游学,对于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有可能是影响他们一生的生动课堂。
游学期间,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庄严的升旗仪式,参观联想未来中心。到达济南后,参观了山东大学校史馆、博物馆、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在春泥造物工作室体验陶艺制作,到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交流学习。他们还参观了济南联想分区、山东省科技馆和大明湖,在趵突泉校区穿上了白大褂,走进趣味实验室,了解最新的医学设备、听取营养学讲座、学习人类食物金字塔等。
最后,孩子们前往山大青岛校区,见到了大山里的孩子们最期待的大海,在图书馆VR功能体验区踊跃地参与体验。他们到青岛海底世界和五四广场,感受广袤海洋的巨大魅力和国际都市的现代化气息。这是孩子们生平第一次与海相识,第一次在沙滩上奔跑呼吸。从大山飞到山大,从山的那边飞到海的那边,这便是梦开始的起点。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发现,原来山外还有山,只有不懈努力,才能翻越一座又一座人生的大山,走出大山,拥抱山大,拥抱梦想。
天山脚下,薪火相传的乡望
“山”,缘结起了山大与研支团的支教地——山大研支团扎根在大山里的灵丘、石楼,坚守在淮水之北的确山,也远航至千里之外的天山。
2013年,研支团新疆队一路西行来到天山脚下美丽的“杏乡”伊宁县。新疆的孩子们是天然去雕饰的,自信活力,渴求知识,但在西部边陲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八年来,研支团在支教地陆续开展了“薪书计划”“信疆游”“爱的奇遇记”“乡望课堂”等志愿活动,关爱呵护孩子成长。
2019年是“薪书计划”开展的第六年,研支团在山大开展了线上线下的图书捐赠活动,同时通过“书海工程”,向支教地学校捐赠图书万余册。2019年8月,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仝兴华到新疆伊宁调研研支团工作,参加了伊宁县第一小学“薪书书屋”揭牌仪式。此前,伊宁县第二小学、第二中学均已成立“薪书书屋”“薪书图书馆”。研支团捐赠的是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图书,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图书,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探寻知识的宝藏。与“薪书计划”同时开展的是“信疆游——一张明信片的奇幻漂流”,提供给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孩子与山大学子交流的机会。
“乡望课堂”自2014年开始进行,研支团利用自身知识和专业优势送教下乡,支援基层教育,为乡村小学送去丰富多彩的课程。相较县城的小学,乡村小学的师资更加短缺。21届研支团在克佰克于孜小学开展了音乐、手工、科普小课堂,带领孩子们绘制脸谱,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乡望课堂,他们为孩子们拓宽视野,筑梦向往。
新冠疫情给研支团的支教生活按下了一个长长的暂停键,但在远离支教地的家中,他们依然坚持给学生上网课、批作业。如今一切已经重启,研支团成员们也已奔赴支教地。
这个学期很短暂,研支团队员们也非常珍惜接下来的支教时光,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近期,山大研支团石楼队还与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开展了共青团中央的“四点半课堂”项目,针对易地扶贫安置区居民子女进行课业辅导。
山大研支团二十一年来薪火相传,开拓创新,如同坚定的山岩般,扎根在大山深处,坚守在祖国西疆,以初心致力于教育的改善,用青春诠释奉献的意义,为偏远地区的教育扶贫事业而砥砺奋斗。山西灵丘是山大研支团最早的支教地,从1999年研支团来到山西灵丘到现在,他们见证了灵丘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2019年4月18日灵丘县脱贫摘帽的历史性时刻。今后,山大研支团将以青春的力量奔涌前行,乘风破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助力脱贫攻坚,彰显青年担当
相关推荐
- 青岛校区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学生就业工作
- 山东大学2020年未来科学营启动
- 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团队线上开展学术研讨会
-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举办三十五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 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与思政培训中心办公室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 转化医学共享平台多管齐下保障科研测试服务
- 山东大学与重庆三峡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 山东柯尔杰卫生科技有限公司向继续教育学院捐赠消毒物资
- 山东大学校友Muhammad Shahbaz获2020首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
- 郑连根:稷下创新写作课程的心法分享
- 心理中心举办新生心理普测工作专题研讨会
- 经济学院举办第四期金融学术讲座
- 图书馆领导班子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 郭亦宗获2018年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 山东大学召开合作发展工作会议
- 青岛校区机关党委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
- 继续教育学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 公安处完成学生返校安保工作
-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助力脱贫攻坚,彰显青年担当
- 青岛校区举行2020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述职考核会议
新闻公告
- 快讯:《文史哲》创刊7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举行 04-24
- 山大学子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04-24
- 齐鲁医学院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教师培训专题会 04-23
- 电气学院举办第25期“经纬韵”研究生学术思想讲坛 04-23
- 经济学院举办第56期青联学术午餐会 04-23
高考招生
- 山东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山东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