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宠爱学子”“硬核科研” 《新快报》整版报道华南理工战疫工作
陶韶菁副书记接受记者专访
近期,《新快报》推出大型全媒体报道——“广东高校书记校长‘战疫录’”,通过专访广东各大高校校领导,介绍高教战线战疫工作经验,讲述南粤师生战疫故事,并且与青年学子分享面对这场疫情“大考”“大课”时的思索与感悟。
18日,该栏目在第一期推出了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组长陶韶菁的专访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新快报》整版报道
6万多名师生、6000多户校内住户、1700多名在重点疫区湖北的学子、19个门的五山校区,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战疫时的巨大压力;
2751门线上课程、24小时战疫专线、校友捐赠千万战疫物资、300多名主动请缨的党员和干部,这是华工战疫的强大动力;
50多天封闭式管理,零确诊零密接零疑似,研发出多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等,这是华工战疫的硬核成果。
华工是如何做到的?新快报记者专访华工党委副书记、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组长陶韶菁,请她讲述华工人的战疫故事。
一个24小时专人值守的防疫电话
“87110009”这个普通的电话号码,从1月20日开始,成了华工24小时有专人值守的防疫“总指挥”。
“任何事情、任何人员、任何关于防疫的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往这里打,在这里进行‘总协调’。”陶韶菁说,疫情发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和校长高松挂帅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陆续发布20份相关文件,形成具有高校特点、华工特色的战疫模式。
3个校区,6万多名师生,6000多户住户,为防疫要实行封闭式管理,难度不小。陶韶菁介绍,学校一方面“补短板”,1月25日起关闭了五山校区的14个校门,仅留下5个校门通行;一方面“发挥长项”——“我们有一批信仰坚定、乐于奉献的老师和党员干部。”陶韶菁介绍,鉴于管控压力大,学校2月发出呼吁,希望组建党员突击队下沉到防疫一线,“300多名党员教师和干部踊跃报名,我们挑选了95名同志,都已到岗,一些教授也到校门口当起了‘守门人’。”
华工校区的封闭式管理已经持续50多天,秩序井然。截至目前,实现零确诊零密接零疑似,为全体师生构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健康防线。
“一个都不能少”的实力宠娃战略
“哇!收到母校的爱,暖暖的!”“慰问金、流量、口罩,你能想到的都给你。”疫情期间,华工实力宠爱学子的消息,不胫而走。面对学生对母校“爱的回馈”,陶韶菁说:“我们始终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
在她看来,“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要关爱到每一位学子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是要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把这作为育人的一个环节。”陶韶菁透露,学校在购买防疫物资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幸得校友鼎力相助,截至目前,我们收到了来自海内外校友邮寄、捐赠的大批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水、额温枪等。”
华工校友企业还纷纷为武汉捐款捐物,比如TCL集团、格力电器、创维集团等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捐赠空调、冰箱、电视等,总价值超千万元。
学校也把这样的爱,传递给每一位学子。“我们尤其关心在湖北和海外的学生,给他们每人寄去了20个口罩和慰问信,保持随时联系,提供帮助。”陶韶菁说:“实力宠爱不止这些,我们还为学生赠送了大量的爱心流量包,为身在疫区及家庭困难的学子发放补助金,总额达150多万元。”
陶韶菁告诉记者,有一名大一学生,将150个口罩放在了广州国际校区的大门口后离开。“这就是爱的传递。”她说。
一个获钟南山院士肯定的试剂盒
学校师生众多,疫情期间如何实现精准管理?陶韶菁介绍,华工一直在使用大数据、物联网提高管理水平,疫情发生后,华工第一时间研发出“I am OK”健康状态填报系统,2月上旬上线,6万多名师生都填报了,“我们可以精准掌握师生的过往状况和所在位置,并对其进行持续关注。”
线上教学方面,学校1月底就开始对老师进行培训,还在课堂安排教学督导,随时了解情况并优化课程。华工春季学期的2751门课程,已经面向全体学生开放。
陶韶菁介绍,为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华工第一时间整合生物、食品、化工、材料等学科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防护材料、治疗药物、免疫食品的开发等防疫急需的重点领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
其中,学校教师创办的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研发的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和抗体检测试剂,最快15分钟可有效地区分流感、普通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区分不同的致病源,成为备受钟南山院士肯定的试剂盒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CDC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筛查,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复工复学的筛查等。
TA说
我希望同学们能胸怀大志,将小我融入大我,体验国家在应对突发疫情时,一往无前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方案,更加理解和深爱这个国家;我希望同学们能肩负大任,有决心和勇气投入到人类尚不知晓的领域,去进行科学探索、开发和创新;我还希望同学们行有大德,透过这次战疫中的悲欢离合,辩证思考人生,达观面对生活。”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实力宠爱学子”“硬核科研” 《新快报》整版报道华南理工战疫工作
相关推荐
- 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宣讲报告会省委教育工委专场举行
- 【“互联网+”大赛】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举行
- 保卫部党员在校园疫情防控中践行“雷锋精神”
- 新闻与传播学院在201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再获佳绩
-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云团日活动精彩上演
- 以巡促改 勇开新局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会议举行
-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创办期刊Aggregate盛大发布
- 新局已开 一路同行 重庆校友联络处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大会举行
- 【学史力行】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 教育部巡回指导组到校指导
- 全国化学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举行
- 随华南理工留学生领略《美丽中国》 专场舞蹈校内展演
- 鼠年表真情 慰问暖人心 学校举行2020年“迎新春”留校学生慰问活动
- 学校5名青年学者获中国科协2021年“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资助
- “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高端论坛举行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华园诗词大会总决赛圆满落幕
- 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 广西大数据发展局干部培训班走进华南理工
- 华南理工学子在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斩获佳绩
- 弘扬五四精神 担当时代使命 青年师生学习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 继续教育学院青年党员在党员突击队岗位上贡献蓬勃力量
- 2020年学校年度工作布置暨学生返校工作会议召开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