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大学 >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0年度科研工作总结会

2021-01-15 0 新闻公告 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

1月14日下午,我校2020年度科研工作总结会在望江校区笃行楼举行。大会总结了过去一年学校科研工作情况,表彰了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全体在校校领导,校长助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王玉忠、王琪,杰出教授钟本和,2020年度科研获奖代表,机关各部处、业务实体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医院、哲学系)书记和院长(系主任)、分管科研负责人、科研秘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以及相关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褚良银主持。

会上,社科处处长傅其林作学校2020年文科科研工作总结汇报。他表示,2020年我校文科科研工作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成绩:一是文科高端人才取得新收获,出台《文科讲席教授引进暂行办法》,聘任文科讲席教授7人。二是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取得新突破,各类国家重大项目立项15项,获准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41项,“十三五”期间共获批面上项目259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一。三是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中华文化研究院获批为四川省第一批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四是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二等奖共22项,位居全国第9。他说,2021年学校人文社科要开好局、起好步,聚焦文科核心竞争力,以高端人才为引领,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使川大底色更浓厚,使川大亮色更耀眼,为一流文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科研院院长刘超作我校2020年理工医科研工作总结汇报。他说,2020年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六个方面的亮点成绩:一是新冠肺炎防治科技攻关成效显著,承担科技部、教育部、四川省等疫情防控应急攻关任务60项,特别是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并进入临床实验,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在《Nature》上发表。二是科研项目和经费实现新突破,全校科研到校总经费突破3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准526项,集中受理期间获准项目数全国第9,牵头获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三是科技成果成绩优异,我校牵头申报的3 项国家科技奖已通过评审、位列全国第11,牵头申报的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6项已通过评审,总数及一等奖数均位列全国第9。牵头申报的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和科技一等奖9项已通过评审。同时,冯小明院士荣获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王琪院士荣获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四是科研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 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8个。五是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 4 项。六是成果转化和校地企合作开创新局面,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与成都市高新区等签署合作协议。他说,学校未来科研工作将继续优化科技创新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战略布局,实施重点领域重大科研行动计划;加速谋划大科学装置和大科研平台;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撑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副校长姚乐野宣读2020年度科研获奖名单,包括四川大学优秀成果奖、优秀科研人才奖、重大项目和平台组织奖、科研管理先进奖等科研奖项。与会代表共同观看了2020年度代表性科研成果简介视频。

王建国、李言荣等校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和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作为获奖代表在会上发言。他们共同感谢学校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科研团队成员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了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表达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祖国繁荣富强做出更大贡献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褚良银在主持会议时指出,2020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1年,学校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将开启国家和学校“十四五”的新篇章,也是学校在新的发展方位中开启新征程、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力争新伟业的一年。我校科研工作要坚持“四个面向”,继续大力优化“方向—人才—平台—项目—成果”创新链,凝心聚力,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大力提升学校各项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新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校召开2020年度科研工作总结会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