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生命学院赵云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文 构建植物基因工程新型核酸报告系统
近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云教授研究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A protein-independent fluorescent RNA aptamer reporter system for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的论文。该论文将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利用核酸纳米技术首次构建了植物RNA水平上的遗传转化报告系统,并在拟南芥和烟草的遗传转化中得到了验证。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白九元、王耀、王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赵云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
植物基因工程是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其中报告系统是进行靶基因操作和转基因筛选的灯塔。现有的报告系统均是建立在蛋白质水平上,如荧光蛋白(FPs)、β-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和荧光素酶(Luc)。然而蛋白报告系统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限制,如外源蛋白大量积累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的负面影响,T-DNA的不完全插入导致报告基因无法真实反映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质报告系统无法应用于非编码RNA的研究等。RNA核酸适配体作为RNA动态成像的重要工具,已成功应用于动物细胞中瞬时表达靶RNA的标记成像,但在植物中还没有报道。如果能将RNA核酸适配体在植物细胞中成像,并进一步用于标记靶基因的mRNA,则可以避免蛋白报告系统在应用中的一些缺陷,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将体现巨大的优势。
图1 3WJ-nBro核酸适配体活体成像
该研究以当前RNA核酸适配体的最新进展为基础,设计构建了一系列新型RNA核酸适配体3WJ-nBro。3WJ-nBro与已有应用的核酸适配体F30-Broccoli相比,荧光强度和稳定性均有极显著提高。将3WJ-nBro插入靶基因的终止密码子之后,通过体外、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表达,根据3WJ-nBro标记的mRNA光学特征和稳定性,成功筛选鉴定出可用于植物细胞荧光成像的RNA适配体3WJ-4×Bro。体外实验显示3WJ-4×Bro标记不同长度的mRNA对其光学特征没有显著影响。接下来,研究人员分别在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瞬时表达带有3WJ-4×Bro标记的不同融合mRNA(AtCLE-3WJ-4×Bro,mCherry-3WJ-4×Bro和NtTubα-3WJ-4×Bro),通过共聚焦荧光成像和荧光量化分析发现3WJ-4×Bro标记可以稳定报告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内不同靶mRNA表达;采用DFHBI-1T凝胶染色结合RNA-Seq,证明细胞内荧光来源于完整的融合mRNA,表明3WJ-4×Bro可以准确报告mRNA的表达和位置。此外,该研究采用延时荧光成像、双荧光共定位和免疫印迹分析等实验证明3WJ-4×Bro在报告mRNA的同时不影响mRNA的正常生物学功能,如出核转运和翻译过程。
图2 3WJ-4×Bro报告不同mRNA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进一步,该工作研究了3WJ-4×Bro在植物转化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比较稳定表达GFP和3WJ-4×Bro标记的NtTubα的转基因拟南芥荧光强度,发现3WJ-4×Bro系统与GFP系统具有相同的报告能力,且3WJ-4×Bro可用于报告不同组织中靶基因mRNA的表达;分析了来自6个NtTubα-3WJ-4×Bro转基因拟南芥T1代家系共766株T2代植株,表明3WJ-4×Bro与靶基因共分离且共表达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稳定遗传至后代,3WJ-4×Bro是一个可靠的RNA水平上的植物遗传报告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利用3WJ-4×Bro报告系统成功实现了对烟草病毒介导的RNA传递的可视化示踪,为RNA在植物细胞间的转移示踪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图3 基于3WJ-4×Bro系统的转基因鉴定和基因表达分析
该研究通过核酸纳米技术首次构建RNA水平的植物基因工程报告系统,是纳米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重要成果,突破了蛋白报告系统的应用限制,同时也为植物RNA定位、行为及功能研究提供可视化的新工具,对于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497-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生命学院赵云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文 构建植物基因工程新型核酸报告系统
相关推荐
- 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
-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建环学院党员同志赴遵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培训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李小琳一行到校交流访问
- 【创一流 话改革】华西基法学院瞄准“医强” 高质量发展 汇聚深化改革强大合力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2019年度工作会议暨“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举行
- 四川大学辩论队获得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华语辩论公开赛亚军
- 生材中心与企业攻关研发的应急医用防雾隔离眼罩获批
- 我校统一战线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座谈会
- 学校举行2019届毕业生出征仪式暨就业表彰大会
- 学校领导带队检查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
- 生物国重实验室董浩浩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解析脂多糖转运体LptB2FGC与脂多糖或AMP-PNP结合态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并揭示其转运机制
- 生命学院宋旭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发表论文——发现人体内存在抗“超级细菌”蛋白
- 2020年度华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指委工作会议胜利召开
- 学校举行2019届毕业生干部交流活动
- 【大川视界】华西公共卫生学院2019UTSA海外实训圆满落下帷幕
- 我校学子赴英参加“英国剑桥大学2019新工科项目”活动
- 华西第二医院医学模拟中心揭牌
- 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在海南博鳌正式开工建设
- 吴玉章学院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暨“玉章书院”揭牌仪式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