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大学 > 新闻公告 >

原学校博物馆馆长、文化人类学家葛维汉先生后人来访川大

2019-03-24 0 新闻公告 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

3月19日上午,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曾任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原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维汉先生的外孙Christopher Hoogendyk和曾孙女Johanna Hoogendyk一行来访川大。副校长张林在学校华西校区办公楼会议室会见了来宾。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医学管理处、博物馆、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张林代表学校热情欢迎Christopher Hoogendyk一行,并向客人们介绍了四川大学及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他强调,葛维汉先生作为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原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为学校及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川大学及博物馆将进一步传承弘扬自己宝贵的历史文化传统,以更丰厚的成果惠及世人。

Christopher Hoogendyk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一定尽己所能为学校及博物馆今后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

会见中,双方互赠了礼物并合影。Christopher Hoogendyk将整理完成的外祖父日记和照片刻录成的光盘,随同葛维汉先生生前完成但并未出版的书一并赠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这些历史资料对于葛维汉及华西坝历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座谈期间,金开泰教授向Christopher Hoogendyk讲述了其外祖父的诸多故事。76岁的成都作家谭楷也将所著的《枫落华西坝》赠送给来访的Christopher Hoogendyk。会后,Christopher Hoogendyk一行相继参观了华西医学展览馆、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和华西医院历史陈列馆,共同感受华西坝百年历史变迁与发展。

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1882年生,美国阿肯色州人。1920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宗教心理学硕士学位;1927年以著作《四川省的宗教》获博士学位;1932年起担任立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原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兼任学校人类学教授,讲授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课程。

1933年,葛维汉到四川广汉进行调查和发掘,以现代考古技术进行规范发掘,两个多月获得精美玉、石、陶器六百余件,揭开了中国川西平原三星堆遗址考古的序幕,并将这次考古发掘所获文物全部收藏在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葛维汉同时还主持了四川地区的一些汉墓、唐宋邛窑、琉璃厂窑的发掘,大大充实了博物馆的馆藏。

葛维汉先生执掌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期间,博物馆展品数量达数千件之多,这让学校博物馆在当时的中国高等学校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原学校博物馆馆长、文化人类学家葛维汉先生后人来访川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