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
编者按: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防控,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地方重大部署,充分发挥多学科、人才和医疗卫生优势,快速响应,周密部署,先后派出五支医疗队驰援武汉。我校援鄂医疗队积极发挥华西国家医疗队作用,强化团队多科协作,加强与当地医务工作者的配合协调,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用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精心组织、科学施救,在诊治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用川大华西经验指导当地科学抗疫,为打赢防疫阻击战做出川大华西人应有的贡献。连日来,多家中央媒体持续关注、深入报道我校华西援鄂医疗队,引发广泛热议。4月2日,光明日报第9版以大篇幅对我校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深入报道,全文如下:
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放射科黄子星、冷琦正在参加多学科远程会诊。图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提供
在武汉的第一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与在成都的华西医院多学科专家开展远程会诊。图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提供
【决战最前沿】
前几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支援武汉的护士刘瑶应一位患者请求,在他的白色外套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此时,这件外套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医护人员的名字。
“我要将衣服消毒后永久保存。”这名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长时间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如今即将康复出院。他说,看不见白衣天使的脸,就以签名留作永久的感恩和铭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网友口中的“王炸组合”之一,不仅是实力雄厚,且有丰富的应对大型灾害医疗救援的经验。他们此次派出的援助武汉医疗队,使命就是收治重症病人,把重症患者送出重症区,降低整体病亡率。近日驰援意大利的中国专家团队,也包含两名华西医院的专家。
如今,华西援助武汉医疗队收治的重症病人,很多都脱离了生命危险。这支医疗队,把名字写在了更多人的心里。
分区分级 集中攻坚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出的第三支医疗队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后,立即接下艰巨的任务——整建制接管两个危重症病区、共计80张床位。
当时,80张床位已入住77名危重病人。按照1名重症病人配置0.8名医生、3名护士的需求,这支131人的医护力量尚缺三分之二。怎么办?医疗队队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提出,集中力量攻坚,找出真正有死亡风险的病人,进行重点治疗。
医疗队把病区细分为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收治危重病人,黄区收治可能从重症转向危重症的病人,绿区收治症状相对较轻的病人,针对性分配救治力量。初步筛查下来,红、黄、绿区的患者各占约10%、15%、75%。
“对绿区,几名护理人员就能照顾到所有患者的需求了。”康焰说,医护力量集中救治红区病人,把红区的死亡率降下来,整个患者群的病亡率就下来了。
随第一批医疗队到达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时,护士长冯梅发现他们将与来自11个不同医院的护士合作,但来自呼吸、重症、感染等科室的人员很不足。
“为加快磨合、提高护理质量,统一管理标准势在必行。”冯梅把专业的华西护理模式带到了武汉前线:成立病房临时护理管理小组,实行护士长-专科护士-责任护士三级责任制管理。在人员安排上,尽量保证每一班次都有当地医院本院护士在岗,每一班次都有呼吸、感染或重症专业且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在岗,治疗护理密集时段安排“华西护士+其他医院护士”组合,保证病房护理质量和安全。华西入驻以来,病房护理工作呈现出井然有序、安全高效的崭新面貌。
“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对湖北病人的干预和治疗能达到华西医院日常工作的水准。不能因为这是一个紧急的事情,就降低标准,病人也许就因为一个细节的疏漏而出问题。”康焰说。
按需派员 保障疗效
大年初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罗凤鸣率华西首支医疗队进驻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医院条件有限,他们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中心氧压过低、氧量不足,影响了病人救治效果。
新冠肺炎是呼吸衰竭病,重症患者大多需要吸氧,很多还需高流量氧气,加之病人突然增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中心氧压不足,医疗队便搬来钢瓶,用鼻导管接到病人的面罩里去,甚至直接放到病人鼻子里面去,增加氧气供应量。这能应一时之急,但也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还留下安全隐患。
供氧不足成为影响救治患者的瓶颈问题。问题反馈回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派出第三批医疗队时,除了考虑配备相应专业的医生、护士、感控人员外,还提出配备专业的医用气体工程师。有8年专业负责医用气体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张宏伟,就成了第一人选。
到达一线后,张宏伟迅速开展实地调查,找出供氧不足的原因并进行改造:“并不是氧气储备量不足,而是氧气由液化转气化的速率不够。因此,我们在增加供氧设备的同时,还改装了供氧管道。”
终于,改造完成后,病房内呼吸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等设备用氧正常,基本解决了整个病区的供氧问题。
前线需要什么,医院就支援什么。1月29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请求援派放射影像医技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立即响应,派出黄子星、冷琦两名专业技术水平高、政治素养过硬的放射影像学专家,赶赴武汉前线。
2月2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出第四支医疗队,队员以来自心理卫生中心的居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进行情绪安抚和心理治疗。
“早期的应激反应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达到治愈。但当应激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慢慢变成疾病,所以需要进行心理治疗。这个时候派出团队,是最科学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心理治疗专家张伟说。
远程支援 协同诊疗
3月1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总医院紧急安装好CT设备,但CT操作人员短缺,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次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利用5G技术,为黄州总医院100多例患者进行了远程CT检查。
这是全国首个跨省5G+远程CT系统进行新冠肺炎病情诊疗的案例。四川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中心节点,着力建设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5G远程会诊系统,实现全省及驰援武汉的前线医院新冠肺炎远程会诊“一张网”,正在发挥重大作用。
“前线的同事们,你们好!看到你们太亲切了!”2月20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通过5G远程会诊平台,与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开展了病例会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本部远程会诊中心的大屏幕被切分成三部分,中间最大的部分展示着患者的体征数据,两侧屏幕则实时传输前方与后方的医护人员影像。
大屏幕上,正在前线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教授刘丹提出了遇到的难题:“患者李女士,73岁,因头痛10天、呼吸困难5天,于1月31日入院。入院后,我们对她进行了心电监护、氧疗等多种治疗,但现在仍呼吸困难,所以想请问各位老师,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是应该加用药物还是加强呼吸支持?”前后方医生随即展开讨论,提出了意见。
当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远程会诊,对6个危重病例进行了讨论。大家不仅寻求帮助,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治疗心得,促进共同提高。
事实上,这已是华西的工作惯例。前线医疗队常态化地与本部保持联系,开展会诊。通过远程会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前后方的力量得以整合,武汉前线医院的患者,接受的是与华西本部同等水平的治疗。
“通过专家们对典型病例的分享,以及多学科专家的商讨,我们可以对病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讨论,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总结经验。这对提高救治效果有很大的好处,对后方医院也有借鉴价值。”李为民说。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
相关推荐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正式被PubMed Central数据库收录
- 四川大学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 李言荣校长带队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调研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成都市公卫中心医疗小组凯旋
- 我校与四川省水利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学校召开2020年下半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
- 【砥砺奋进的2018】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 【抓整改 重实效】扩建校医院 为师生员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 川大男篮在第23届CUBA一级联赛(四川赛区)中获得冠军
- 四川省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总决赛在我校顺利举行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共同打造“留英学子线上援助平台”
- 我校承办的第一届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举行
- 【战疫纪实】华西医院乔甫:四川逆行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的第一人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大学发展建设成就展开展
- 登高望远 谋划未来!四川大学启动“创新2035”先导计划
- 我校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校地校企合作论坛暨广西校友会年会举行
- 我校召开2021年度第一次理科建设推进会暨理科内涵发展计划项目启动会
-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到我校作“资助育人·文化艺术进校园”专场报告
- 学校召开2020年度科研工作总结会
- 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全面参与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