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麦吉尔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首届基层卫生服务研讨会
11月20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第一届基层卫生服务研讨会在医学部举行。会议主题为“互相学习:从政策到行动——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作为卫生系统的基础”。加拿大驻华大使John McCallum(约翰·麦家廉)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国家卫健委、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和全国11个省市的知名医学院校专家学者等共计10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医学部国际合作处处长孙秋丹主持。

詹启敏致辞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当前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最好的时代,我国政府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视强化基层卫生建设,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过去100年中对医学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还专门设立全科医学系,培养全科医生。北京大学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高度重视与高水平国际院校的交流合作工作。

约翰·麦家廉致辞
约翰·麦家廉在致辞中指出,加中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当前是加中深入合作的最佳历史时期。健康和医学领域的合作是两国合作尤其是民间交往的重要领域。麦吉尔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医学及相关学科方面代表加中两国领先水平,两校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玛莎克·拉戈致辞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副校长Martha Crago(玛莎克·拉戈)代表麦吉尔大学表达了对进一步加强两校合作的期待,并提出在蒙特利尔举办下一届联合研讨会。两校领导共同签署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与麦吉尔大学医学院合作备忘录。

两校领导签署合作备忘录
研讨会上,中加双方学者就从国际比较、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服务体系构建、人才队伍建设等视角对中加两国的基层卫生服务现状、挑战及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运行评价处处长陈凯、麦吉尔大学家庭医学系主任Howard Bergman(霍华德·伯格曼)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张拓红分别就“中国与加拿大基层卫生服务现状”主题内容作主旨报告。陈凯介绍了中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重点介绍了中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发展思路,包括落实补偿经费、完善人事制度、完善分配制度、整合资源等,强调坚持基层的功能定位,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基层卫生发展道路。霍华德·伯格曼表示,基层卫生服务是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他指出慢性病的管理路径即基层医护人员需要提供连续性服务,加拿大的卫生工作重点已从医院为中心转移到以基层卫生中心。张拓红作了题为“WHO:从《阿拉木图宣言》到全民健康覆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初级卫生保健的来源与演变。《阿拉木图宣言》为初级卫生保健和卫生服务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他还提出了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玛莎·克拉戈在点评中强调培训不只是技术层面的知识培训,还需要包括全科医生的职业精神、不同类别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等内容。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的第二个主题是“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的偏好和选择”。北京大学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袁蓓蓓,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David Eidelman(大卫·艾德曼)分别介绍了中国居民基层卫生服务利用及研究和加拿大的基层卫生服务系统。研究发现,尽管中国的基层卫生今年来取得很大进步,但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的信任有待提高,基层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仍有待大幅提高,加大对基层卫生的人力资源投入有助于进一步实现目标。加拿大的家庭医生制度建设较早,有较好的制度引导居民利用家庭医生提供的基层卫生服务。
研讨会的第三个主题是“构建基层卫生服务系统的障碍和途径”。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秦江梅教授介绍了中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建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性。麦吉尔大学卫生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Daniel Weinstock(丹尼尔·温斯托克)指出,基层卫生服务要重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但任何国家的卫生改革都要重视路径依赖的现实,即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已有的卫生系统基础对未来的改革方向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因此无法照搬别国的经验。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高级卫生官员Dinesh Nair(迪内·希奈尔)在点评中特别强调了需要建立整合的、以人为中心的基层卫生体系。
全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前提,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主题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路孝琴教授介绍了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麦吉尔大学医学院副院长Miriam Boillat(米丽亚姆·博伊拉特)教授介绍了加拿大全科医学教育的特色,包括建立全科医生兴趣小组、加强全科医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等经验。会议认为,中国的全科医生教育和培训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在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上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全科医生的激励和使用应该与医学教育密切配合。
本次研讨会特别重视青年学者和医生的参与。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徐进博士利用路径依赖理论,系统梳理了中国卫生体系和政策近两百年的演变历程,指出强化基层卫生需要从历史的视角理解中国国情。武汉市武昌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王辉通过武昌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眼底检查的生动案例,探讨了如何推动基层卫生强化实践。来自广西、江西和青海的6名青年全科医生全程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分享了他们从事全科医学的心路历程。

与会人员合影
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强主持了圆桌讨论。与会学者就共同努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加拿大的基层卫生服务在制度建设、服务标准制定、政府干预和支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及强有力的执行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泛的国际借鉴意义。基层卫生人力的发展,特别是激励机制的发展,是实现强基层的重要支撑。双方在基层卫生研究和实践层面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文/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潘文、徐进 医学部 傅冬红)
摄影:黄大无
编辑:山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大学医学部-麦吉尔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首届基层卫生服务研讨会
相关推荐
- 学生服务总队2019新年晚会举行
- 邱水平赴山西推进校省合作与校际交流
- 计算机所肖建国教授获2018年度“CCF杰出贡献奖”
- 工学院刘剑飞课题组提出黏性混合网格生成新方法
- 会议中心召开2018年研讨会
- 文研院举办第五期邀访学者欢迎会
- 【我爱我师】谢昆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北京大学2019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举行
- 金庸先生两次北大演讲实录
- 【2018迎新】直击研究生迎新现场!(组图)
- 年终盘点 | 2020年北大重要新闻回顾
- 全国高校研究生“改革开放精神”学习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 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做客北大经济学院“诺奖得主面对面”学术讲座
- 【聚焦2019“双代会”】沟通纽带,维系感情——访第六届教代会执委、光华管理学院刘力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北京大学并与学生座谈
- 北大学子付紫璇入选2018罗德学者
- 【后勤故事】“校园环境与后勤报修平台”上线记
- 物理学院吴孝松课题组在PNAS发表在狄拉克半金属ZrTe<SUB>5</SUB>中spin zero现象的研究
- 继续教育学院孙钦敏作品获2018中国广告业大奖
- 国子监大讲堂第188讲:清代康乾年间永定河治理活动及影响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