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个记者节 听听新闻网学生记者的心声
学生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从科学家到保安员,它以北大为依托,让我可以提前接触到这一行业的辛苦,也让我可以采访到形形色色的人。从大一到研一,我在这个园子里跑来跑去,采访、录音、整理、撰写……早上五点,可能是我起床洗漱的时间,也可能是我上床睡觉的时间。总有人劝我说当记者跑来跑去太辛苦了,女孩子还是不要当的好,但是哪一行不辛苦呢?我坚持做这一行,是因为我热爱它。人生如此短暂又如此辛苦,还是找点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吧。
——法学院2018级硕士生 于子悦
我喜欢跟人沟通的过程,我喜欢试图去了解一个人和一件事而不断思考与尝试的过程。我看到密密麻麻的数据排列会觉得头疼(暴露),可是看到或列出密密麻麻的采访材料时却很幸福。或许自己的记者素养还未培养起十之一二,但做记者的这个过程让我不断挖掘出更多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一直觉得自己天生就应该做记者,身上那些自己都难以忽视的特质和个性,那些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和表现欲让我不自觉地离记者这份职业越来越近。在我眼中,抛开所有的社会责任不谈,记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平台优势上,克服万难,把群众想要和需要知道的事情展示给他们看。或许很幼稚很不全面,但是这是目前我努力的最大动力和前进方向。
至于未来?我才不想现在下定义,我觉得未来有无限种可能。
——光华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 吴铮

今年是我在新闻网当学生记者的第三年了,大一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写点东西,从第一篇被老师改动很大的稿子开始,这三年最重要的应该是学习吧。稿子可以写得更好,照片也可以拍得更从容。大一的时候跟着老师去北京论坛报道的时候,一个演讲记了几千字的笔记,然后概括出一两百字的报道,当时真的好紧张啊!做记者经验和勤奋真的很重要,希望以后可以积累更多!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 李鑫岩
我喜欢用文字记录昨日,用有温度的语句描写点滴的感动。每每重读记录的文字,就像重新经历了一遍当时的温暖,嘴角上扬藏不住的笑容。即使当时的事情没有那么合心意,再回首,也会平淡看待。当一个文字记录者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记者也是。我们用文字记录事实;用细节展示特色;用描写突出个性;用逻辑讲述真实。初心不改,尽我微薄之力,与其他记者一道,共同努力,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当一名幸福的记者。
——医学部2017级硕士生 ?支玉如

记者这个行业,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概在于每次备稿过程中身份的转换。
今年上半年需要采访一个护理专业的老师,第一次了解到护士需要学习什么,第一次和医院的护士坐在一起聊她们的工作。聊到国内目前的护理现状,一线的护士和学院的老师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而两者的思考都是我作为一个学生从未接触过的。
作为记者,体验每一次的新身份,融入每一个全新的集体,接触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人,每一次深夜赶稿时的独自酝酿与思考,是一种很独特的幸福。我也很有幸,见证别人的人生,记录不同的悲欢生活。
——外国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 余晓云
记者,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记者之行是去采访十佳教师之一裴坚老师,从最初期的联系,到采访提纲,再到现场采访,后期的录音整理,形成文章,反复修改,最后呈现在官网上,大家看到的只是一篇文章,但是背后却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准备。
这大概就是记者的职责所在吧!在幕后不停地联络当事人、实地考察,只是为了及时呈现出最真实的事件、人物。最开始你可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有一个东西在推动着你,让你发自内心地、主动地去挖掘背后的真相,展现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在新闻网的这一年,我虽然并不能跟职业性的记者那样专业,但我会尽量向记者看齐,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探索,用自己最真实的笔触,给观者和读者以真相和感动。
——哲学系2017级本科生 何慧明

我用光影展现美好,用镜头留住时光。在作为摄影记者的这段时间里,我有机会亲自见证学校发展的每一个脚步,记录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年又一年,相机里逐渐多了些熟悉却又不同的照片,它们就像是时光机里的老朋友,总在一年中的那个时刻等待着我与它们再次相遇。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 刘子晴
我自己的专业与新闻传播学是不相关的,之前也没想过我可以成为一名小记者,所以非常意外地开心可以加入新闻网!平时有老师对我们进行一些培训,比如拍照或者写稿呀。我保证我有十分认真地在听讲,听完也有些跃跃欲试,感觉好像有点明白了。
后来第一次写稿时,去到现场,我发现貌似一点也没想起之前培训的理论,不免有些不知所措。后来拍出的照片是所谓的“直男视角”,我看着也禁不住要笑;采访一位同学之前,也反复提醒自己要记下他的学院年级姓名等基本信息,后来还是不小心忘记了。第一次写稿就有这么多小bug,有点心塞。还好有老师们的耐心指导,最后稿子发出来的时候超激动的!果然当小记者还是需要许多实践来锻炼的呀,还有许多方面甚至是许多小细节需要不断地去改进,加油!
——医学部2017级本科生 詹佳欣

我相信一个人对于某一样事物的热爱是打小骨子里就有的,是血液里流淌着的。
小的时候,看着电视上穿梭在大街小巷,一个个执着且热血的身影,我不知不觉仿佛也受到了感染;阅读着报刊上的所思、所闻、所见、所感,我开始思考,学会明辨。童年时期的小小梦想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终于现在的我追随了自己的内心,加入了北大新闻网这个快乐的大家庭,在这里遇见了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和努力追梦的自己。
选择做记者,是因为内心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吧,小小的我们有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样大大的梦想。
11月8日,记者节,以职业为节,做“船头瞭望者”,观察这个世界,发现它的可爱。
——外国语学院2018级硕士生 张慧
编辑:白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18个记者节 听听新闻网学生记者的心声
相关推荐
- 北京大学召开第十三届党委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潘伟贤访问北大
- 2018中国医院创新发展峰会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建院6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 【回眸40年:《人民日报》看北大】1988:北大应用技术研究展示实力
- 中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委员会正式成立
-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召开2018年教师节座谈会
- 北京大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举行
- 北京大学2018年“黉门对话——国际汉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举行
- 文研院“丝路研究与北大人”展览正式开幕
- 关怀·期望·激励——江泽民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记
- 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成立 搭建东西方思想界跨文明平台
- 工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举办“与改革开放同行”主题系列活动
- 离退休工作部举办系列重阳节庆祝活动
- 陈兴课题组揭示军团菌来源的新型O-糖基转移酶机理
- “跨越边际的古代东方医学:对话与互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 北京大学召开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布置会
- “心灵相伴,远离癌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举办世界镇痛日大型健康咨询服务活动
- 北京大学承办中国高教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全体理事会
- 地空学院常燎研究员与合作者在过去全球变暖期海洋演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