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金课”的探索实践
2018年,农学院围绕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专硕教学新型范式,优化调整课程内容,凝心聚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现开设的《作物病虫草害防控》课程,以其创新的教学模式、内涵丰富的课程内容以及优质的师资力量,受到农学院、园艺学院和草业学院等相关学院研究生的一致认可,并获批2019年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
“当韩老师讲到各类病虫草害对于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时,我觉得十分触目惊心。”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钰琪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觉得应该聚焦我校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结合本专业,选好自己的研究课题,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
《作物病虫草害》课程教师自觉担当“育人”使命,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课程思政”领域不断创新探索。韩德俊教授说:“这门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各类病虫草害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引导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一懂两爱’。”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并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
同时,该课程将爱国爱校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在第一课堂之余,带领同学们前往我校斗口试验示范站参观于右任故居,实地感受“三间老屋一株槐”的真情实景,深刻感悟老先生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和为国为民的三农情怀,以及难能可贵的办学精神,激发大家传承西农精神的责任感。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赵瑞深有感触地说:“于右任老先生的爱国情怀令人钦佩,我们要学习老先生对国情农情的了然于胸、对农民农村念兹在兹的三农情怀,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作为一门最终要落地于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型课程,该门课程的32学时中,有20个课时为教学实践课。课程依托我校教学和科研基地,在曹新庄综合试验站、斗口试验示范站和农业部白水麦类病害野外观测试验站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开设教学实践专题,积极推进课程进场站,教师进场站,学生进场站,探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最佳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围绕各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症状特点、病害程度进行现场学习和诊断,在田间地头对周围农户的蔬菜田和果园的病虫草防控水平进行调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同学们与指导教师、农户进行互动式交流学习,融入现场情景,提高了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除了田间实践,赴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地实践参观也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课程从职业需求、技能应用、实践能力、就业岗位等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改变传统封闭办学的惯性思维,从思想和制度上打破“大学围墙”,充分利用与涉农企业联合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将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主体的高校与作为技术运用和产品研发主体的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专任教师与博士助教创新融合
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探索 “专任教师+博士助教”的教学模式,营造宽松自由、灵活机动的教学方式和条件。博士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较为精深,不仅可以以学生的身份进行课程学习,当遇到专业领域问题时,也可以随时转化为课程的“第二导师”,以更加全面生动的形式向硕士研究生讲述相关专业内容,朋辈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实践课程更加生动活泼其乐融融。“双师制”的创新方式,让实践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获得感。
2019级博士研究生董远是这门课的学生之一,研究方向为玉米的遗传育种,对于玉米的病虫害如数家珍。在斗口试验示范站的玉米田里,董远自觉承担起“第二导师”的职责,为硕士研究生详细讲解起玉米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草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田卜伊感叹道:“博士师兄对于玉米病虫害的讲解让我记忆深刻,他的专业精神也让我感触很深,这样的授课方式让我收获满满。”
开足“金课”挤出“水课”。《作物病虫草害》课程作为学院的一门“金课”探索,后期将围绕建设优质研究生课程和研究生骨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探索创新,打造高水平、有特色、适应“新农科”发展需要的研究生教育教学金课。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一门“金课”的探索实践
相关推荐
- 坚持三个“立足” 服务招聘单位
- 一堂线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背后
- 【十佳毕业生】(9)研究生:高遥 韩进生
- 转载: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组图:2019年新进教师延安精神暨理想信念专题培训
- 李兴旺、吴普特看望老领导张光强、孙武学
- 我校与城固县签订校县合作协议
- 第九届催化与传感环境国际会议暨第二届C5超分子化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 【西农奋斗者】(19)“一麦相承”为苍生(4)
- 组图:院士与中学生相约国家重点实验室
- 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慰问康振生院士
- 【暑期三下乡】磨砺青春 收获真知(4)
- “青苗学堂”开课啦
- 英国阿伯泰大学副校长一行来校访问
- “西农511”小麦惊艳2019年陕西省优质小麦产业峰会
- 【以本为本】(36)理学院扎实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 2019年“绿水青山”校园舞蹈大赛举办
- 战“疫”一日小记
- 【建设双一流】(35)我校药学、化学学科发展迅猛
- 组图:高峰论坛“联盟”联通忙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