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土壤侵蚀原理》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由我校教学名师吴发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作为一流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着重探讨土壤侵蚀的基本理论与土壤侵蚀发展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调查和监测水土资源及土壤侵蚀的基本技能,为进行独立土壤侵蚀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土壤侵蚀原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受到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实践学习的部分不能及时进行,学生难以通过室内外实践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为了化解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局,吴发启老师与王健老师共同开发了虚拟仿真学习平台。
土壤侵蚀分类虚拟仿真平台的开发,突破了空间限制,学生们随时随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即可观察到不同土壤侵蚀过程的场景,即可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过程有机联系起来。教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良好的带入感,将抽象的土壤侵蚀现象生动化、形象化,极为形象地展现不同侵蚀现象或规律的发生、发展及消亡过程。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不仅降低了过去野外实习收集试验样本的难度,也可以大大节约野外实践时间。让原来新冠疫情期间“做不到”、“做不好”、“做不了”、“做不上”的实验成为可能,同时也大大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课程中应用体验虚拟仿真技术
《土壤侵蚀原理》这门课程设置了野外实践环节,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同学们随后的野外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虚拟仿真不能替代野外实践,但可以作为野外实践的必要补充,尤其是一些注重发生过程的土壤侵蚀现象,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很好的模拟其发生发展过程。
从虚拟仿真到野外实践
课程学习中,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感受:“直观感和交互感强”,“这样的实验,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出来”,“线上实验课,仿佛身临其境,整个实验清晰明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依托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前我觉得不理解的侵蚀模式也更清楚了,深刻感受到科技对学习的推动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若对一个事物或一种科学现象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追求、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追求、探索和实践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因此,作为一个一线教师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或提高教学中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对虚拟仿真的评价
编辑: 终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 上一篇: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 下一篇:(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相关推荐
- 我校第二期青年干部培训班赴上海开展党性主题教育
- 【西农奋斗者】(26)四代人的苹果人生(三)
- 山仑院士应邀在全国博士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作主旨报告
- 【以本为本】(41)信息学院论证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 划重点!全面从严治党 院级党组织应该这样干
- 【光荣榜19】
- 博览园获评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 我校师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热议发声
- “久违的校园安全又亲切!”
- 光荣榜(18)
- 陕西省药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31)李兴旺调研学校科研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 为了挑战不可能,我们拼了!
- 我校在2019届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评选中喜获佳绩
- 2018年新闻宣传先进光荣榜
- 我校首门针对留学生的在线课程上线开课
- 我校再迎双胞胎姐妹新生
- 园林设计类专场招聘 1500个岗位任你选
- 共话即将到来的三学期
- 组图:平安返校 欢迎回家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